2019 年读书笔记和思考

更新日志

  • 2019-11-10 初步开始写
  • 2019-11-30 补充漫画部分
  • 2019-12-01 补充《童年的消逝》部分
  • 2019-12-30 更新技术垄断、自由与繁荣的国度、苏联的最后一天

会持续更新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12 月 31 号那天再发一遍

我青年时代就读过 😂

没读过西游记、也没读过马可波罗游记、更没读过左丘明和左传

晒一下昨天(11 月 30 日)新买捡垃圾买的 Kindle Oasis 2😂

致读者

每本书大概可以分为作者、简介、读后感、摘抄四个主要的部分。其中摘抄部分全部提取自我的 Kindle 标注,把自己喜欢的一些段落和句子分享给大家,我相信你会为其中的几句而吸引住,勾引读者们对这本书的兴趣。

摘抄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醒自己回顾一下读过的书,通过这些摘抄就能回忆起整本书贯穿的内容,其次摘抄也是自己平时所思考的源泉,就像高中时自己写的一本本的阅读摘抄本一样。都值得自己反复咀嚼阅读思考。感觉 Kindle 这个功能非常棒,代替了我读纸质书时抄在笔记本上的功能 😂。每隔一段时间就反复读一读摘抄的内容,从而复习一下读过的书。

书籍

1.《1984》

作者

  • [英] 乔治·奥威尔

简介

《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有若一个永不褪色的警示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历经几十年,其生命力益显强大,被誉为 20 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

引用剽窃自豆瓣

读后感

2017 年的时候读过一遍,今年的时候是读的第二遍。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我们就生活在一个 1984 般的社会,所以能在书里找到很多现实中的原型。
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往往对历史一无所知,与那些觉着国家越来越富强,祖国越来越繁荣,生活越来越美好的人不同。读完这本书,我觉着未来必定是反乌托邦式的极权社会,一个 1984 和娱乐至死相互交织的社会:无限权力的政府掌控所有资源和技术,人民在征信系统、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高科技面前手无缚鸡之力,只能过着娱乐至死般的生活。所有人的思想都整齐划一地被真理部牢牢掌控,任何反对质疑批评质疑的人都要被消灭掉。想过上好日子不是不可以,但你得像胡鞍钢、胡锡进、金灿荣那样对当权者歌功赞德、拍马溜须、谄媚献媚、阿谀奉承才能有立足之地 。或者沉默不语过着蝼蚁一般的生活,每天靠着短视频、假新闻、营销号、娱乐消费等来填补无知和恐惧,在真理部意识形态的控制下放弃对自由的追求等等。那时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在不受约束的权力面前,即便是家财万贯的国民老公都无法保全自己,何况你我这帮如蝼蚁般的屁民呢。所以推荐去读读这本书吧,你或许能从中找到生活中的一些原型,当 1984 那一天到来时你也不会觉得震惊,也不会觉着无法接受。多读读这本书,去思考一下当今社会的种种问题,当社会主义铁拳砸到你身上的时候你也就不会觉得那么疼了。

摘抄

下面剽窃摘抄自本书原文,大部分都是从我 kindle 上导出来的标注,因为标注的太多了,所以就挑选几条。

  • 极权最有效的统治术是仇恨教育,塑造一个远在天边的外在敌人,人们就会忘记身边的痛苦。

  • 眼下,已进入仇恨周活动的第六天,大家都受够了游行、演说、呐喊、颂歌、摇旗、招贴、电影、蜡像、擂鼓、鸣号、跺足、坦克轰鸣、飞机盘旋以及枪炮隆隆的折磨了。6 天过后,人们已经亢奋到了极点,对欧亚国的仇恨,也已经到了将近走火入魔的地步。如果让那 2000 名将于活动最后一天被绞死的欧亚国俘虏落在他们手上,他们一定会像野兽一样把他们撕碎。然而就在这时,大洋国政府突然宣布:交战对象不是欧亚国,而是东亚国,欧亚国实则是他们的盟友。

  • 他在谩骂老大哥,在诋毁党的专政制度,他要求立即与欧亚国缔结和约,他倡导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和思想自由,他歇斯底里地奔走呼号:革命已被出卖了!

  • “两分钟仇恨”节目开始还不到半分钟,大堂里的一多半人已迫不及待地想把心中的愤懑倾泻出来,开始大喊大叫。电屏上那张洋洋自得的绵羊脸以及欧亚国军队展现出的强大震慑力,让台下的党员坐不住了。此外,戈斯坦的一个眼神或者想法,都会令观众自动迸发出恐惧与愤怒的情绪。他成了比欧亚国或者东亚国更可憎的对象,因为大洋国和任何一国开战都将与另外一国修好。但是,奇怪的是,尽管戈斯坦遭万千人憎恨和唾弃,尽管他的言辞论调每天数以千次地在讲台、电屏、报纸和书上被抵制、粉碎、嘲弄,他的无知也体无完肤地暴露在公众面前,但他的影响力却不降反增。

  • 这样的表达方式,一定程度上是对老大哥智慧与威严的赞美,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催眠,人们故意用这样有节奏的拍子来抹杀内心理性的波澜。

  • 致未来、过去以及思想自由的时代:人人各不相同,不再孤寂一生。献给真理永存的时代,献给事情既已发生而无需篡改的时代。我们这群活在没有自由可言、孤苦潦倒的岁月的人,活在老大哥及双重思想阴影下的人——向你们致敬!

  • 如果所有人都听信党这别有用心的谎言,如果所有记录都如是记载这谎言,那么这谎言就会顺理成章地变成历史,变成真理了。于是党的口号,也就变成这样:“谁主宰历史,谁就主宰未来;谁主宰现在,谁就主宰历史。”如此一来,历史也就不容更改了,其实这里的历史就其本质来说,早已被党大肆篡改过了。现在正确的事情,将来也一定是正确的,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此情形之下,你要做的无非只能是顺从所谓的历史,战胜你顽固的记忆罢了。这就是他们所谓的“现实控制”,新语美其名曰“双重思想”。

  • 明明知道,却佯装不知;本来对事实心知肚明,去偏要费尽心机去编造谎言;明知两种观点水火不容,却硬要把它们捏合在一起,相信其必能共存共荣;本来已合乎逻辑,却偏偏用逻辑推翻逻辑;明明批判道德,却转而吹嘘道德;民主已是空谈,却偏偏要做民主的守护者;明明已忘却该忘却的一切,却偏偏在需要时把它捡起来,然后在不需要时再把它丢出去。总之,最重要的是将做法用于做法本身——这就是双重思想玄之又玄的地方:有意识地进入无意识状态,然后对刚才的自我催眠装作一无所知,统统抛于脑后。

  • 不用说,将双重思想运用到极致的人,恰恰是那些发明双重思想且深知自己在进行一系列有预谋的精神欺骗的人。在我们现今的社会,对实际情况最了如指掌的人,恰恰是那些背离实际看待世界的人。一般而言,他们对世界认识得越透彻,对民众的欺骗与蛊惑就越多,他们显得越聪明,做起事来便也越不靠谱。

2.《 如果沒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 》

作者

  • [瑞士] 伊夫·博萨尔特

简介

这本书是 B 站 UP 主 兔肉菌推荐的

读后感

摘抄

3.《开放社会与敌人》

作者

  • [英] 卡尔·波普尔

简介

这本书与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齐名,是战后反思极权主义、整体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等造成人类大灾难的思想根源的力作,更为战后西方社会走出无约束资本主义的渐进改良提供了思想依据。

波普尔在二战时期所写的这本书首先无疑与他当时的处境密切相关。该书第二版序言开篇即指出,“虽然本书的大量内容在较早的日子就形成了,但最终下定决心写这本书却是在 1938 年 3 月我接到奥地利被占领消息的那个日子。写作的日期持续到 1943 年”。20 世纪上半叶,整个西方世界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阵痛期。马克思和狄更斯笔下的“无约束的资本主义” 因其复杂的内在矛盾而难以为继,在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中风雨飘摇,在共产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等思潮、运动乃至暴行之间左冲右突、迂回折冲。法西斯主义的暴行促使他对纳粹思想根源进行了深入的检讨和批判。正因为这一背景,波普尔将这本书定位为“一部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的批判性导言,也是对某些社会重建原则的审查”。

读后感

摘抄

4.《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作者

  • [英] 卡尔·波普尔

简介

读后感

摘抄

为了让读者知道这些最近成果,我拟在这里简单谈谈我对历史决定论的这个反驳。我的论证可以概括为如下五个论题:

(1)人类历史的进程受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即使把我们的思想,包括我们的科学思想看作某种物质发展的副产品的那些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前提的正确性。)

(2)我们不可能用合理的或科学的方法来预测我们的科学知识的增长。(这个论断可以由下面概述的理由给予逻辑的证明。)

(3)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

(4)这就是说,我们必须摈弃理论历史学的可能性,即摈弃与理论物理学相当的历史社会科学的可能性。没有一种科学的历史发展埋比能作为预测历史的根据。

(5)所以历史决定论方法的基本目的是错误的;历史决定论不能成立。

5.《通往奴役之路》

作者

  • [英]弗里德利希·奥古斯特·哈耶克

简介

这本书读了一遍没都很懂 😂,所以我先引用一下别人写的简介。

按作者的说法是一本批判的小册子,而批判的对象就是集体主义的思想倾向。 作者用严密的逻辑粉碎了掩盖在集体主义之上的美好设想,论证了集体主义必将导致独裁,最终走向文化崩坏与经济停滞的结局。 逻辑性很强,读起来不容易。相比之下对自由主义的立论较弱,有些偏理想化

核心的论证逻辑其实很简单明了。论证的过程可以分为:

  • 为什么人们渴望集体主义?
  • 集体主义为什么走不通?
  • 为什么要坚持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社会下,人们很容易产生很多不满,包括:

  • 政治混乱,每天都争执不休;
  • 经济混乱,自由竞争下存在大量的浪费;
  • 思想混乱,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所认为的说辞;

在这些诸多的混乱下,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很容易去试图建立起一种“秩序”, 比如针对经济,希望能够建立起一种目光长远的,和谐有序的经济制度,将浪费最小化, 让每个人从无效的浪费和争执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有益的共同的目标。

这个理想是非常美好的,几百年来不断有思想家或实践家试图践行这一理想,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或社会能够成功。 其最终要么全面崩溃,要么建成了如人间地狱一般的极权社会。

到底是哪里错了呢?有些人认为是因为有坏人从中作梗,将原本良善的目标和努力引导到了他的个人野心之上。 而此书对于这一观点也做出了有力的驳斥,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极权主义是集体主义的必然路径。 任何想要发展集体主义的社会,最终必然成为极权社会。而对于任何极权社会,无论当权者用心善良还是险恶, 为了在这一制度中生存下来,他必将会采取一系列在后世看来残忍而又贪婪的举措。

集体主义必将导致极权社会的理由可以非常简单的概括为:

  • 集体主义必然需要为社会确定一个最高目标;
  • 但是每个人心目中的目标其实都不一样,为了确定这个目标,必须先要实现高度集权;
  • 只有极权社会,才有可能压倒众人的个人思想,推行一种整齐划一的规划和经济活动。

到这里还很容易理解。但是,为什么会说极权社会必然导致文化堕落和经济停滞呢?

这里需要引入几个前提:

  • 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没有人能够准确的猜测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方式;
  • 社会是错综复杂的,每个人都只能看到和他息息相关的一部分信息。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因为在极权社会中,是由地位最高的人根据自己的见解, 来制定整个社会的经济计划,所以:

  • 一切的社会活动,都会按照最终和“最高目标”间的联系,确定优先级;
  • 一切的社会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产出,否则会被视为无意义的行为;

也就是说,计划经济只能对一个“已知的目标”进行计划。 这会导致这种社会制度扼杀一切新形式的创新。 更有甚者,因为没有人能够了解社会的全貌,所以其实这种针对已知目标的“全盘计划”也是不可能的。

为了能够在现实中真正的实施而不是一纸空话,这些计划一定要是含糊的,留有一定随机应变的空间。 让基层领导可以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再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变通。

而这又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集体主义的社会中,其法制一定是欠缺的。 因为高度计划之下的计划或法令,必须要给实际的权力人物或机构留出足够的变通的空间。 换言之,集体主义的法制一定是定义模糊可自由解释的。

除了经济和法律的领域之外,集体主义为了推广整齐划一的经济计划, 那么就必须要尽可能的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灌输统一的价值观, 以令大多数人都能够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目标。

很讽刺的是,作者为了攻击苏联体制出版了这书,然后却因为苏联的工业化成功而遭受冷遇, 然而几十年后,此书描述的一切都如同预言一般的在苏联上演,此后各个集体主义国家几乎全部都像魔咒一样的把历史一再重演。

此处引用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 摘抄

读后感

这本书读起来不容易,逻辑性很强,等以后多读几遍之后,经过大量的思考实践总结之后再专门写一篇博客谈谈读后感。在此推荐各位去读一读另一位的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 摘抄 以及盛洪老师的 盛洪谈哈耶克之《法、立法与自由》

摘抄

  • 即使共产主义者们也想必多少已为诸如列宁的老友马克斯·伊斯门先生所作的那类宣言所震撼;他自己不得不承认,“斯大林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相比,不是更好,而是更坏,更残酷无情、野蛮、不公正、不道德、反民主、无可救药”,并且它“最好被称为超法西斯主义”;当我们发现同一作者承认“在这样一种意义上,斯大林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它是国有化和集体化不可预料但却是不可避免的政冶附属物,而这两者都是他赖以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计划的一部分”,② 他的结论明显地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 在俄国住了 12 年的美国记者 W·H·张伯伦先生眼见他的全部理想破灭,便将他在那里和德国、意大利所做的研究总结成这种说法:“社会主义者肯定会证实,至少在其开始时,不是通往自由的道路,而是通往独裁和反独裁、通往最惨烈的内战的道路。以民主手段实现并维持的社会主义,看来确实属于乌托邦世界。

  • 马克思主义已经导致了法西斯主义和民族社会主义,因为就其全部本质而言,它就是法西斯主义和民族社会主义”。

  • 人们从近年来的出版物中,可以挑选出许多有能力做出判断的人所作出的其它类似叙述,特别是由那种人所作的叙述,他们作为现在的极权主义国家的公民,亲历了这种转变,他们的经验迫使他们对许多珍爱的信念加以修正。

  • 通过马克思主义可以达到自由与平等的信念的完全崩溃,已经迫使俄国走上德国一直在遵循的相同道路,即通往极权主义的、纯粹消极的、非经济的、不自由不平等的社会。这等于说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本质上是相同的。法西斯主义是在共产主义已被证实为一种幻想之后所达到的一个阶段,而在斯大林主义的俄国和希特勒之前的德国,共产主义已经同样被证实是一种幻想。

  • 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意味着废除私有企业,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创造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中央的计划机构取代了为利润而工作的企业家。

  • 社会主义不仅是集体主义或“计划”中最最重要的一种,而且正是社会主义劝说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人们再一次屈从对经济生活的管辖,而这种管辖他们曾推翻过,因为照亚当·斯密的说法,这使政府处于“为了维持自身,他们有责任实行压迫和专制”① 的地位。

  • 问题在于,出于这个目的,强制力量的控制者是否应该将自己限制于笼统地创造条件,以便最充分地发挥每个人的知识和创造力,使他们能成功地做出计划,或者为了合理地利用资源,我们是否必须根据某些有意识构造的“蓝图”对我们的一切活动加以集中的管理和组织。

  • 任何控制某些商品的价格或数量的企图,都会使竞争失去它有效地协调个人努力的力量,因为这时价格的变化不再显示客观条件的全部有关变化,也不再对个人的行动提供一个可靠的指南。

  • 成功地将竞争用作社会组织的原则,就排除了对经济生活的某种形式的强制性干预,但它承认有时会有助于其运作的其它形式的强制性干预,甚至还必需某种形式的政府行为。

  • 法律仅仅承认私有财产和契约自由是根本不够的,它更有赖于对适用于不同事物的财产权的明确限定。对使竞争制度有效运行的种种形态法律制度的系统研究,已经令人痛心地遭到忽视;

  • 至少可能想见,在一个非常整齐划一的政府和一个教条主义的多数民主的政府统治下,民主制度也许和最坏的独裁制度同样暴虐。但是,我们的要点与其是独裁必然不可避免地消灭了自由,毋宁是计划导致独裁,因为独裁是强制推行各种理想的最有效工具,而且,集中计划要在很大程度成为可能的话,独裁本身是必不可少的。计划与民主之间的冲突只不过起因于这个事实,即对经济活动管理所需的对自由的压制来说,后者是个障碍。但是,只要民主不再是个人自由的保障的话,那么它也可能以某种形式依然存在于极权主义政体之下。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即使形式上是民主的,如果它集中管理经济体系的话,可能会和任何专制政体所曾做的一样完全破坏了个人自由。

6.《末日时在做什么?有没有空?可以来拯救吗?》

作者:

  • [日] 枯野瑛

简介

之前看过动画,也是暑假的时候才开始读一下原作的,只不过读完第一部就没心情接着读第二部了。因为第二部的故事主人公都变了,而且第一部的结局读完后很压抑。

7.《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作者

  • [白俄]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简介

★ 获得 2015 年诺贝尔文学奖,真实记录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事件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

1986 年 4 月 26 日,史上最惨烈的反应炉事故发生在切尔诺贝利。这是史上最浩大的悲剧之一。作者访问了上百位受到切尔诺贝利核灾影响的人民,有无辜的居民、消防员、以及那些被征招去清理灾难现场的人员。他们的故事透露出他们至今仍生活在恐惧、愤怒和不安当中。

本书将这些访谈以独白的方式呈现,巨细靡遗的写实描绘,使这场悲剧读起来像世界末日的童话。人们坦白地述说着痛苦,细腻的独白让人身历其境却又难以承受。

-————————————————————————

★《纽约时报》——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

★《伦敦时报》——如同古希腊悲剧表演的合唱团,本书收录了众人的心声。短期之内,我们恐怕不会再有机会读到这般真实记录愤怒、愚昧、英勇和伤亡的文字。

★《每日电讯报》——从受访者的独白中,阿列克谢耶维奇创造了这样一种历史:无论离这些事件有多远,读者都能感同身受,如有切肤之痛。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切尔诺贝利是欧洲的一场海啸,这场海啸不仅是由我们人类所造成的,而且还永无止尽。如果你对未来抱有好奇心,我强烈推荐这本书。书中的切尔诺贝利是个充满极端与未知的地方,一个现代科技发展造就的戏剧世界。

★《出版人周刊》——口语叙述的历史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充斥着面对命运时的无奈、艰苦卓绝的勇气,以及浓厚的黑色幽默……如同不可磨灭的 X 光透视着俄国人的灵魂。

★《国家》杂志——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这本杰出著作,忠实地记录着她那些白俄罗斯同胞的生命与死亡。本书终于将在美国上架……这是无与伦比的见证。

★《书目杂志》——书中记录着受污染的世界里骇人的生活。这些典型的故事分别传达出不同的声音:愤怒、恐惧、无知、艰苦、英勇、同情和爱。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损害健康的风险,深入前线收集这些见证,把故事转化成令人难忘的精辟著作,我们只能期盼书中的灾难不会重现。

此处剽窃自豆瓣

读后感

五月份的时候 Netflix 上映了切尔诺贝利的纪录片,之后十月份的时候在博客上认识一位博主,在他的博客里发现了这本书,于是就花了一周的时间读完。建议看完 Netflix 上的纪录片再来看看这本书。读这本书的时候,和《一百个人的十年》一样的感受,心中压抑痛苦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

摘抄

  • 我已经身处险境了
    我们现在都身处险境
    因为那些机密和谎言
    基本上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
    当真相浮出水面 ,我们不断用谎言覆盖
    直到我们都记不起真相是什么
    但真相依旧在那里
    我们撒的每一个谎言都是对真相的透支,早晚要还
    这就是压力管式石墨沸水堆反应堆核心爆炸的原因–谎言
    此处引用 HBO 切尔诺贝利纪录片 S1E5

  • 我看遍了他人的痛苦,但在这里我和他们同样是见证人。这个事件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我就活在其中。

    我们的国家有三百五十颗核弹。人们还没有注意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却已经活在后核战的时代了。

    现在,人们因为其他的战争来到这里。上千名俄国难民从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塔吉克斯坦、车臣等地涌入。这些人从有枪声的地方来,来到这片被遗弃的土地。这里还有荒废的房屋尚未被特殊部队掩埋。

    一共有两千五百万侨胞住在俄国领土外——这已经是一个国家的人口数了——他们无处可归,只能去切尔诺贝利。关于那里的土地、水和空气能够取人性命的传言,对他们来说只是童话故事。这些人有自己的故事,一个古老的故事,他们深信不疑——这个故事是在说人们如何用枪射杀他人。

    我是在伟大的俄罗斯文学的浸染中长大的,我认为作品的尺度可以更辽阔,所以我把这一段血肉横飞的情节写了下来。但是在隔离区——那是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与外面的世界不同——那些强烈的感受是文学无法形容的。

    三年来,我四处旅行,在人群里访问:包括在核电厂工作的工人,科学家,前共党官僚,医生,士兵,直升机驾驶员,矿工,难民,迁居的人们。他们都有着不同的命运、职业和个性,但是切尔诺贝利却是他们生命里共同的重心。这些人不过是平凡人,却必须面临最艰难的问题。

    我时常觉得,简单和呆板的事实,不见得会比人们模糊的感受、传言和想象更接近真相。为什么要强调这些事实呢,这只会掩盖我们的感受而已。从事实当中衍生出的这些感受,以及这些感受的演变过程,才是令我着迷的。我会试着找出这些感受,收集这些感受,并将其仔细保护起来。

    书中的人已经见过他人未知的事物。我觉得自己像是在记录着未来。

    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8.《一百个人的十年》

作者:

  • 冯骥才

简介

二十世纪历史将以最沉重的笔墨,即在这人类的两大悲剧:法西斯暴行和“文革”浩劫。凡是这两大劫难的亲身经历者,都在努力忘却它,又无法忘却它。文学家与史学家有各自不同的记载方式:史学家偏重于灾难的史实,文学家偏重于受难者的心灵。本书作者试图以一百个普通中国人在“文革”中的西宁历程的真实记录,显现那场旷古未闻的劫难的真相。

口述文学版《一九八四》,也算是当代中国的一代奇书,冯骥才的史学良知与文学功底相得益彰,文学性与纪实性都相当完美,讲述者都带有天津话特色,在“过来人”平静又略带幽默的娓娓道来中极其惊心动魄,揭露了一个民族的黑暗历史,比恐怖小说还恐怖,这才是人性恶与残酷性的百科全书,是让年轻人看清社会真相的暗黑教育手册。

此处剽窃自豆瓣

读后感

1949 年,《1984》出版问世。1950 年乔治奥威尔辞世。他没有想到,和他书中预想的一样。十六年后在东方一个意识形态迥异国家会上演和书中一样的闹剧。这本书是冯骥才先生写的,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痛的那场长达十年的灾难。 这本书和《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写作风格及其相似,都是以都是以采访纪实的方式分别记录了人类历史上两场灾难(文革浩劫和切尔诺贝利事故)中经历者们的遭遇,都承载着普通人的悲苦命运。

读这本书的时候,对书中真实记录的那些人的悲惨命运,几次都忍不住落下眼泪。原来神州大地上也经历过如地狱一般的浩劫。十年的文革浩劫扯碎了中华民族自诩上千年忠孝礼义信传统美德的丑陋外皮,彻彻底底地将人性的邪恶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学生告密举报老师,亲朋邻里相互揭发,父子反目成仇,比比皆是疯狂,犹如地狱一般的社会。 不禁感叹,作为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悠长文明的古国,几千年前的历史都是历历在目,怎么越到近现代视野就越来越模糊了呢?

读这两本书有一个共感受:绝望无助、愤怒痛恨、压抑沉重的历史让人无法喘息。 历史的过错原本是一宗难得的财富,丢掉这些财富便会陷入新的无知和愚昧。而我们的责任就是将这段历史伴随着人类文明的结晶一代一代传递给未来的后人们,警告他们对自然法则、对生命抱有敬畏之心。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铭记这段历史,将这段人类史上悲痛的灾难传递给未来的后辈们。

我们谴责日本忘记历史的时候,自己有没有反省过当年犯下同样的反人类罪行? 建议那些喊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口号的人,不妨去重温一下这段历史吧。

摘抄

  • “文革”是我们政治、文化、民族疯疾的总爆发,要理清它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时代 不因某一事件的结束而割断,昨天与今天是非利害的经纬横竖纠缠,究明这一切依然需要勇 气,更需要时间,也许只有后人才能完成。因此本书不奢望绘读者任何聪明的结论,只想让 这些实实在在的事实说话,在重新回顾“文革”经历者心灵的画面时,引起更深的思索。没 有一层深于一层的不浅尝辄止的思索,就无法接近真理性的答案。没有答案的历史是永无平 静的。

  • 二十世纪历史将以最沉重的笔墨,记载这人类的两大悲剧:法西斯暴行和“文革”浩 劫。凡是这两大劫难的亲身经历者,都在努力忘却它,又无法忘却它。我常常悲哀地感到,我们的民族过于健忘。“文革”不过十年,已经很少再见提及。那 些曾经笼罩人人脸上的阴影如今在哪里?也许由于上千年封建政治的高压,小百姓习惯用抹 掉记忆的方式对付苦难。但是,如此乐观未必是一个民族的优长,或许是种可爱的愚昧。历 史的过错原本是一宗难得的财富,丢掉这财富便会陷入新的盲目。

  • 若要对这数亿人经验过的生活做出宏观的概括,任何个人都 方不能及。我努力做的,只能在我所能接触到的人中间,进行心灵体验上所具独特性的选 择。至于经历本身的独特,无需我去寻找。在无比强大的社会破坏力面前,各种命运的奇迹 都会呈现,再大胆的想象也会相形见细。但我不想收集各种苦难的奇观,只想寻求受难者心 灵的真实。我有意记录普通人的经历,因为只有底层小百姓的真实才是生活本质的真实。只 有爱惜每一根无名小草,每一颗碧绿的生命,才能紧紧拥抱住整个草原,才能深深感受到它 的精神气质,它惊人的忍受力,它求生的渴望,它对美好的不懈追求,它深沉的忧虑,以及 它对大地永无猜疑、近似于愚者的赤诚。

  • 以我的感受,大人物的经历不管多悲惨,也不能和小百姓们相比。大人物的冤枉总容易解决,小百姓们如果没碰对了人,碰巧了机会,也许很难得到命运的晴天,就像梁山的李老师正好碰上我读过使他冤屈的故事那样。我想,至今天下还有多少人含冤未平,无论是活着还是已经死去的?
    人民的经历,才是时代的经历。

9.《娱乐至死》

作者:

  • [美] 尼尔·波兹曼

简介

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印刷业衰落的叹惋和对全美沉迷电视娱乐的忧心。Neil Postman 认为,不同的媒介会影响公共话语(public discourse)的形态——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公共话语是思辨的;而在电视娱乐时代,观众被连续、琐碎、无关联的信息洪流冲击,根本无法思考,更别提发表自己的意见了。以新闻节目为例,主持人刚播报完某政治人物因为丑闻被弹劾,立刻就「好,现在来看下一条消息」(Now … this),开始播报某明星要在哪里开演唱会了。设想如果电视节目主持人让观众「停下来思考五分钟」,这是会打击收视率的。更可怕的是,这些碎片化的、反思考的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广告)不仅对成年人造成冲击,更深深地影响着下一代(看电视长大的一代),甚至是学校。

这书出版于 1985 年,当时互联网还没有发展起来。2006 年 YouTube 重新定义了电视(tube),2007 年 iPhone 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2010 年之后出生的孩子(一零后?),是真正的移动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根本不需要坐到电视机前,而是伸手就可以摸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沉浸到碎片化娱乐之中。若是 Neil Postman 老人家看到了 2018 年的互联网娱乐,怕是要气得从坟墓里爬出来吧。

此处引用自 wzyboy

读后感

可以结合作者的另一本书《童年的消逝》来读,作者对批判电视所带来的危害,在当今把电视换成抖音快手这类的短视频也好不过是。在我看来抖音快手短视频就是《娱乐至死》里所批判的电视的升级版。甚至短视频更进一步粉碎了使用者的注意力。所以我极度讨厌这些短视频,他们所带来的都是空荡荡的商业消费。但未来短视频会沦为真理部洗脑宣传一次来控制人民的工具。

我觉着那些是使用抖音的人都像在吃屎一样,首先字节跳动这种毫无底线的无耻流氓公司宣称 通讯录不是个人隐私 。虽然我从不使用今日头条旗下的任何一款产品和服务在此我只想骂一句粗话,草拟玛丽隔壁去年狗娘养的抖音短视频。这种狗娘养的公司比百度还恶毒,没想到在天朝居然那么多人在使用。呵呵,其实每次看到有人在刷抖音短视频就像看到他在吃屎一样,居然吃的那么香。

据澎湃 6 月 20 日报道,用户刘先生认为“今日头条”APP 在《用户协议及隐私条款》中未明确将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却擅自上传并保存其通讯录,严重侵犯了用户隐私权,违反了信息收集的“合理、必要”原则,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支付精神赔偿金 1 元。然而在法庭上,今日头条公司却辩称:通讯录并非是原告本人的信息,而是其社会网络成员的信息,不属于个人隐私,不但不应保密,反而需要向他人告示。

此处引用 通讯录不属于个人隐私?

摘抄

  • 电视上会话的表现形式是形象而不是语言。

  • 电视需要的内容和其他媒体截然不同。电视无法表现政治哲学,电视的形式注定了它同政治哲学是水火不相容的。

  • 信息、内容,或者如果你愿意,可以称之为构成“今日新闻”的“素材”,在一个缺乏媒介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是不能存在的。

  • 因为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传达同样的思想。随着印刷术影响的减退,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构成公共事务的领域都要改变其内容,并且用最适用于电视的表达方式去重新定义。

  • 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

  • 我们的文化正处于从以文字为中心向以形象为中心转换的过程中,思考一下摩西的训诫对我们也许是有益的。

  • 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 人们怎样看待时间和空间,怎样理解事物和过程,都会受到语言中的语法特征的重要影响

  • 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但

  • 分分秒秒的存在不是上帝的意图,也不是大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运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机械和自己对话的结果。

  • 因为在一个由分分秒秒组成的世界里,大自然的权威已经被取代了。

  • 用书面文字记录哲学观点,不是这些观点的终结,而是这些观点的起点

  • 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 首先,我想证明,在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话语和现在有很大不同——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

  • 在学术界里,出版的文字被赋予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远远超过口头语言。人们说的话比他们写下来的话要随意。书面文字是作者深思熟虑、反复修改的结果,甚至还经过了专家和编辑的检查。这样的文字更加便于核对或辩驳,并且具有客观的特征。

    但是,控制你的身体是最低限度的要求。你还必须学会注意书本上文字的形状。你必须看穿它们,这样你才能直接了解这些形状所代表的意思。如果你仅仅专注于文字的形状,那么你就是一个让人不能容忍的低效读者,会被人当作傻子。如果你已经学会了怎样不受外观的干扰去理解意义,那么你就应该采取一种超然而客观的态度,这包括你要能够区分文字的感官愉悦、魅力或奉承语气(如果有的话)和文字所表达的观点之间的逻辑。同时,你还必须能够根据语言的语气去判断作者对于所写内容和读者的态度。换句话说,你必须知道笑话和观点之间的区别。

  • 18 世纪和 19 世纪的美国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以铅字为中心的文化,我相信电视创造出来的认识论不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

  • 符号环境中的变化和自然环境中的变化一样,开始都是缓慢地累积,然后突然达到了物理学家所说的临界点。

    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媒介决定性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符号环境的性质。

    我说的只是以电视为中心的认识论污染了大众交流和相关活动,而不是说它污染了一切。

  • 电视给那些老弱病残以及在汽车旅馆里饱尝孤独寂寞的人带来了无尽的安慰和快乐。

  • 印刷书籍比任何其他方式都更有效地把人们从现时现地的统治中解放出来……铅字比实际发生的事实更有威力……存在就是存在于铅字之中:其他的一切都将渐渐地成为虚无。所谓学习就是书本的学习。”

  • 报纸是知识的源泉, 是现代人每一次对话的灵感来源。

  • 枪炮的发明使奴隶和贵族得以在战场上平等对峙;印刷术为各阶层的人们打开了同样的信息之门,邮差把知识一视同仁地送到茅屋和宫殿前。

  • 从一开始到 19 世纪,美国比任何一个社会都痴迷于铅字以及建立在铅字基础上的演讲术。

  •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40]提醒我们,美国是一个由知识分子建立的国家,这些开国元勋都是智者、科学家、学养高深之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精于古典学问,善于借助熟知的历史、政治和法律来解决当时紧迫的问题。

  • 在书本里,这个世界是严肃的,人们依据理性生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评和其他方式不断地完善自己。

  • 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高深的文化程度,要想成为一个成熟的公民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大多数州将选举年龄定为 21 岁,为什么杰弗逊认为普及教育是美国最大希望的原因。

  • 两个世纪以来,美国人用白纸黑字来表明态度、表达思想、制定法律、销售商品、创造文学和宣扬宗教。这一切都是通过印刷术实现的,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美国才得以跻身于世界优秀文明之林。

  • 通过生产大量无关的信息,它完全改变了我们所称的“信息—行动比”。 不管是在口头文化还是在印刷术文化中,信息的重要性都在于它可能促成某种行动。

  • 电报带给我们的是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电报的主要力量来自它传播信息的能力,而不是收集信息、解释信息或分析信息。在这方面,电报和印刷术截然相反。

  • 书籍就是收集、细察和组织分析信息观点的绝好容器。写书、读书、讨论书的内容、判断书的价值(包括书的版面安排),都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写书是

  • 电报只适合于传播转瞬即逝的信息,因为会有更多更新的信息很快取代它们。这些信息后浪推前浪地进出于人们的意识,不需要也不容你稍加思索。

  • 描绘过的世界开始变得无法控制,甚至无法解释了。报纸上一行行有序而连贯的文字渐渐失去了帮助我们获得知识和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

  • 这种巧合说明现代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态度: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现在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

  • 我们不再只把电视机放在某些特定的房间里;我们不再怀疑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切,根本不会意识到电视提供给我们的特殊视角,甚至连“电视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这个问题也被我们抛到了九霄云外。

  • 我们不再只把电视机放在某些特定的房间里;我们不再怀疑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切,根本不会意识到电视提供给我们的特殊视角,甚至连“电视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这个问题也被我们抛到了九霄云外。

  • 大脑和技术都是物质装置,思想和媒介都是使物质装置派上用场的东西。一旦技术使用了某种特殊的象征符号,在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或融入到了经济和政治领域中,它就会变成媒介。换句话说,一种技术只是一台机器,媒介是这台机器创造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 在我所指的那些地方,大多数人还没有电视机,拥有电视机的人也只有一台,他们只有一个电视台,他们没有全天 24 小时播放的电视节目,大多数节目都以推进政府的意识形态和政策为首要目的。

  • 我们看见的不仅是零散不全的新闻,而且是没有背景、没有结果、没有价值、没有任何严肃性的新闻,也就是说,新闻成了纯粹的娱乐。

  • 我必须指出,掩藏在电视新闻节目超现实外壳下的是反交流的理论,这种理论以一种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的话语为特点。在美学中,这种理论被称为“达达主义”;在哲学中,它被称为“虚无主义”;在精神病学中,它被称为“精神分裂症”;如果用舞台术语来说,它可以被称为“杂耍”。

  • 假信息并不意味着错误的信息,而是意味着使人产生误解的信息——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其实却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包装成一种娱乐形式时,它就不可避免地起到了蒙蔽作用。我前面说过,电视新闻节目提供给观众的是娱乐而不是信息,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不仅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还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无知是可以补救的,但如果我们把无知当成知识,我们该怎么做呢?

  • 我的意思是,电视是我们了解公众信息的样板。和早些时候的印刷机一样,电视已经获得了定义新闻存在形式的力量,而且它还决定了我们如何对新闻做出反应。

  • 通过用图像代替语言,图像广告使感染力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依据,而不再是实践的检验。理性和广告早已背道而驰,我们几乎已经忘记它们之间曾经还存在着某种联系。

  • 我们要担心的是电视信息的过剩,而不是政府的限制;在公司国家美国传播的信息面前,我们根本无力保护自己,所以这场为自由而战的战斗要在和以往完全不同的阵地上进行。

  • 它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不断地看电视,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使信息简单化的一种媒介,它使信息变得没有内容、没有历史、没有语境,也就是说,信息被包装成为娱乐。在美国,我们从来没有缺少过娱乐自己的机会。

  • 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 我们的生活经历已经能够让我们认识监狱,并且知道在监狱大门即将关上的时候要奋力反抗。

  •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听到痛苦的哭声呢?谁会拿起武器去反对娱乐?当严肃的话语变成了玩笑,我们该向谁抱怨,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抱怨?对于一个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的文化,我们能有什么救命良方?

  • 到了这个时候,如果你还不能意识到技术必然会带来社会变迁,还在坚持技术是中性的,仍然认为技术始终是文化的朋友,那么你实在是太愚蠢了。从很多例子中我们已经看出,通讯模式中的技术变化比交通模式中的技术变化更能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把字母带入一种文化,会改变这种文化的认知习惯、社会关系、社会概念、历史和宗教。

  • 什么是信息?它有哪些不同形式?不同的形式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同的知识、智慧和学习方法?每一种形式会产生怎样的精神作用?信息和理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样的信息最有利于思维?不同的信息形式是否有不同的道德倾向?信息过剩是什么意思?我们怎么知道存在信息过剩?崭新的信息来源、传播速度、背景和形式要求怎样重新定义重要的文化意义?

  • 我们正处于教育和灾难的竞赛之中,他不懈地著书强调理解媒介政治和媒介认识论的必要性。最后,他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10.《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

作者

  • [美] 尼古拉斯·卡尔

简介

在我们跟计算机越来越密不可分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多的人生体验通过电脑屏幕上闪烁摇曳、虚无缥缈的符号完成,最大的危险就是我们即将开始丧失我们的人性,牺牲人之所以区别于机器的本质属性。——尼古拉斯•卡尔“谷歌在把我们变傻吗?”当尼古拉斯•卡尔在发表于《大西洋月刊》上赫赫有名的那篇封面文章中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开启了人们热切渴望的期盼源泉,让人急于弄清楚互联网是在如何改变我们的。卡尔同时也明确回答了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过程中,我们正在牺牲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吗?

读后感

感觉这本书写的并不好,在大二的时候我们学校图书馆里不小心被我找到了。我记得还是上毛概课的时候我就拿着这本书来读。PS:毛概课实在是太枯燥了,干听都听不进去。所以我就拿别的书来看了 😂

这本书写的不如《娱乐至死》那样薅,没有一个中心论点。一会儿讲谷歌搜索是如何成功崛起的,接下来又接着讲记忆又是如何形成的。内容很杂乱而不如《娱乐至死》那样有一条很明确的论证路线,从信息传播的媒介来对当下电视机对读书多带来的冲击。

所以这本书不推荐,不如去读一下《娱乐至死》

摘抄

  • 作者指出思维正在碎片化这一基本事实:“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融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于一屏,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内容的碎片化,也进一步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

  • “较之历史上所有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技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让人分神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就在互联网向我们呈上信息盛宴的同时,它也把我们带回了彻头彻尾的精力分散的天然状态。” 碎片化使我们的思维无法再“深刻”下去,因为显然,我们不再拥有保持深刻所需要的注意力:“必将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长远影响的一个最大的悖论是: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  以前我很容易就会沉浸在一本书或者一篇长文当中。观点的论证时而平铺直叙,时而急转直下,二者交织推进,把我的思绪紧紧抓住。即使是索然无味的长篇大论,我也能花上几个小时徜徉其间。但现在这种情形已经很少见了。现在看上两三页,注意力就开始游移不定,我就会感到心绪不宁,思路不清,于是开始找点别的事做。我感觉就像拼命把自己天马行空的思绪拉回到文本上来一样。过去那种自然而然的精读如今已经变成了费力挣扎的苦差事。”

  • 我当时就陷入沉思,在我们的教育体制内,哪种教材和考试能让小孩子具备这种快速反应下的手眼协调素质呢?我从来不反对我的孩子玩游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业化的现代教育对高科技条件下所需“更原始的大脑功能”开发不足,玩游戏可以补充小学教育甚至大学教育在这一关键素质方面的不足。

  • 既然传媒即信息,媒介的技术性变革会决定性地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这件事会不会做过头,结果让媒介技术最终支配了人本身?

  • 卡尔认为,“信息过载”已经不是虚张声势的提醒,而是令人烦躁不安的事实。这个事实不但在吞噬着你我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失去了以前的大脑”

  • 从纸面转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它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

  • 卡尔认为,古腾堡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唤醒了人们,深度阅读随之成了普遍流行的阅读习惯,在这种深度阅读活动中,“寂静是书中含义的一部分,寂静是读者思想的一部分”

  • 知识记忆的功能,使得人的大脑对博闻强记的依赖迅速减弱;此外,图书馆、书籍所培育出来的“宁静的阅读”和“深邃辽远的对话”,在社交媒体的喧嚣声中,也成为无法还原的田园景象。

  • 我们已经抛弃了孤独宁静、一心一意、全神贯注的智力传统,而这种智力规范正是书籍赠与我们的。我们已经把自己的命运交到了杂耍者的手上。我们正在彻底颠覆图书好不容易缔造出来的“深阅读”、独处阅读的氛围和神经系统。”

  • 现在看上两三页,注意力就开始游移不定,我就会感到心绪不宁,思路不清,于是开始找点别的事做。我感觉就像拼命把自己天马行空的思绪拉回到文本上来一样。过去那种自然而然的精读如今已经变成了费力挣扎的苦差事。

  • 信息过载”的感觉。在那些图书的静默不语中,有一种沉稳宁静的东西,为了等待合适的读者出现,把它们取走,它们愿意一等数年,甚至数十年。那些书用它们布满灰尘的模糊声音跟我窃窃私语:“不要着急,我们哪里也不去。”

  • “一旦发现值得记下的内容,随时都可以将其写在适当的位置上”。抄写摘录精彩内容,然后定期进行背诵,有助于牢记不忘。摘录引用的段落可以看做从书页当中采撷的“各种花朵”,它们可以在记忆的页面中保存下来。

  • “我们应该效仿蜜蜂。通过各种阅读采集而来的不管是什么东西,我们都应该分别收藏在不同的空间内,因为东西分别存放会更好。然后,我们应该勤勤恳恳地运用所有的聪明才智,把我们品尝过的各种各样的花粉混合起来,将其酿成甜美的蜂蜜。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即使外观表象还跟原来一样,其内在本质已经迥然不同于初始状态。

  • 极大地拓展了“人工记忆”的范围和可用程度。把信息装进自己脑袋的重要性似乎越来越低。在互联网上,无穷无尽的数据可以轻松检索,这项技术的出现不仅引起了我们对记诵的看法进一步的改变,也引起了我们对记忆本身看法的进一步改变。

  • 只要我们一上网,信息流就会奔涌而来,这不仅会给我们的工作记忆带来过重的负荷,而且还会导致大脑颞叶难以聚精会神地关注任何一件事。

  • 而且,因为神经通路具有可塑性,我们上网越多,对大脑适应精力分散状态的训练就越多 非常迅速、高效地处理信息,可是注意力不会持续太久。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觉得即便远离计算机,我们也难以全神贯注,原因就在于此。我们的大脑变得善于遗忘而不善于记忆了。

  • 由于对网络的使用导致我们在生物记忆中保存信息的难度加大,我们被迫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上那个容量巨大、易于检索的人工记忆,哪怕它把我们变成了肤浅的思考者。

  • 学会如何思考 的真正含义就是要学会训练对思考方式和思考内容加以控制的能力。这就意味着,对于你选择关注的对象以及你如何从经验当中构建意义,你要有足够的意识和了解。”放弃这种控制,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得而复失造成的永恒痛苦”之中。

  • 网络上把在线数据对应的一个个比特连成一体的超链接完全不同于我们大脑当中的神经突触。网络链接只是个地址,只是些简单的软件标签,它只能引导浏览器载入另一个离散的信息页面。它们根本不具备我们的神经突触所具有的有机性和灵敏性。艾瑞·舒尔曼写道,大脑中的神经连接“并非仅仅提供对记忆的访问路径,从很多方面来讲,它们构成记忆”

  • 人类文明要保持勃勃生机,就必须在每一代人所有成员的头脑当中重建。记忆外包,文明消亡。

11.《学会提问: 批判性思维指南》

作者

  • [美]托尼·瓦格纳

简介

本书作者应用批判性思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列举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教授人们富有理性、逻辑性和批判性地提出、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读后感

这本书值得多读几遍,相关笔记去年读的时候写在了纸质日记本上,有空了再整理出来。

摘抄

  • 当面临种种广告或推销时,最好的策略或许就是持怀疑的态度。

  • 广告公司不仅对我们的担忧和渴望了如指掌,而且他们以专业技能利用我们的担忧和渴望来谋取利益。

  • 广告人斥巨资用于制造我们新的渴望和新的担忧——并因此创造.

  • 即购买广告的产品来满足那些渴望或消除那些担忧,以此改善我们的生活。

  • 别人可以通过文字和图像令我们对从前并不渴望的某物产生渴望,这也许是令人不快的事,但这显然是事实。

  • 广告中的宣传之所以臭名昭著,不仅因为其模糊性,而且因其模棱两可、误导、夸张有时甚至是低级错误。

  • 需要记住的是,广告的设计总是为了服务于支付广告费的人,如果广告说得天花乱坠,更需要我们警惕这一点。

  • 值得强调的是,广告本来就不是用于论证购买产品的合理性的,广告是为了销售产品。

  • 利益相关方比利益无关方更值得质疑。 ·对信息来源的质疑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质疑信息来源的知识或专业技能,一类是质疑信息来源的诚实性、客观性和正确性。

  • 依然不是。只有在能引发你思考理由这个意义上,广告图片才“给你提供理由”去购买。在任何意义上,图片都不是也不可能是论证。

12.《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

  • [美] M·斯科特·派克

简介

读后感

摘抄

  • 罪恶感就像是一盏灯,有了罪恶感,人才能看清自己身上的“恶”,从而走向善;而逃避罪恶感,不愿意承受良心的谴责,心灵就会一片漆黑。这样的心灵不仅无法燃烧出生命的光芒,还会吹熄别人的灯,扼杀别人的生命力。

  • 来看心理医生的人大多数都是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人,因为看心理医生的行动本身就证明他们觉得自己有问题,与正常的人不同,他们敢于质疑自己,敢于承认自己的不正常,最后才能变得正常。所以,寻求心理治疗的人是勇敢的人,也是令人敬佩的人。

  • 在没有正视自己的内心之前,每个人都害怕自己的思想及情感遭到窥视。

  •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13.《上帝笑了 99 次:哲学悖论里的大思考 》

作者

  • [英]彼得·凯弗

简介

一只美洲羊驼会坠入爱河吗?机器人能变成人吗?怎样才能不赢得公主青睐?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 99 个奇妙、怪诞、滑稽的问题背后,其实是 99 个烧脑的哲学、道德、法律领域的经典悖论,也是 99 道极富挑战性的大思考测试。本书内容覆盖了大多数常见哲学话题,包括形而上学、逻辑学、伦理学、语言哲学、政治哲学、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美学、存在主义等,还配有 20 多幅漫画插图。在锻炼思维之外,本书也能帮我们建立个性化的哲学知识体系。

读后感

这本书和《 如果沒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 》一样,里面都是一些思想实验,而这本书里有 99 个思想实验。不过读完后感觉没有《 如果沒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 》这本书思考论证的精彩。所以读完《 如果沒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 》这本书真的没有必要再看这本书了。

不过读这本书的时候思考清楚了一件事情 也许无论整体结果如何,忠于原则的行为,都有其本身的道德价值。

摘抄

  • 人的生命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仍是同一条生命—你的价值观、记忆和意愿,你的个性、体征和能力,又是如何玄妙地结合为一个整体的呢?

  • 对人的尊重,应当包括把他们当作理性的主体来对待,让他们有权同意或不同意自身如何被利用。

  • 也许无论整体结果如何,忠于原则的行为,都有其本身的道德价值。

  • 我们的共同理性和共同利益,必将引导我们去看待、接受构成所有公平法则、利益和权利的东西。在无知之幕背后,我们认可了一个容许基本自由的社会,不以无谓的理由歧视个人,并在个人遇到困难时提供救济。这似乎是理性的选择。

14.《疯狂的投资:跨越大西洋电缆的商业传奇》

作者

  • [美]约翰.S.戈登

简介

这本书讲的内容几年前就听说过。高二下学期,在语文课课前十分钟演讲的时候,我们班的一个同学讲过。 赛勒斯·菲尔德铺设第一条跨越大西洋的电缆的故事,而这一条电缆为一个世纪后的互联网地球村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虽然写得有些流水账,虽然是一百多年前的故事,但读起来依然波澜壮阔,总之是一个不错的励志的商业传奇故事。

15.《乌合之众》

作者

[法] 古斯塔夫·勒庞

这本书在 2017 年的时候读过一遍,今年暑假回家坐火车的时候拿来读了一路子。

16.《独裁者手册》

作者

  • [美] 布鲁诺·德·梅斯奎塔
  • [美] 阿拉斯泰尔·史密斯

简介:

今年年初的时候,在栋叔(软件那些事儿电台博主、绿帽子大学校长、钢管舞演员、滴滴车司机)电报群里见到他推荐的这本书《独裁者手册》。这是一本小册子,内容不多,静下心来 10 个小时就能读完了它。这本书最主要的还是从统治的三个维度来分析专制国家和民主国家的区别,以及一些企业上对管理层权力斗争的原则。介绍一个理解政治的三维视角,即名义选择人、实际选择人、致胜联盟。

另外读这本书的时候,那一个星期恰好全球最长寿独裁统治者,津巴布韦前总统罗伯特·穆加贝去世 ,这本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述穆加贝是如何独裁统治的 😂。不得不提一句,穆加贝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哦 😉。呵呵,果然是趣味相投的狐朋狗友,个个都是极权专制独裁暴政的代名词。

津巴布韦总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当天通过自己的推特宣布了穆加贝去世的消息。1980 年,随着津巴布韦宣告独立,穆加贝登上权力宝座,他在当地被视为独立运动的标志,但他当上总统后公开发表”津巴布韦是我的”“只有上帝才能把我拉下马”的言论,对津巴布韦进行了铁腕统治。据悉,穆加贝平时非常羡慕朝鲜的世袭统治。

摘抄

  • 在美国,名义选择人和实际选择人相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尽管你只是与他人可相互替代的无数选民中的一员,却仍感觉你的那一票很有影响—它有价值,也算数。

  • 独裁制:这个术语在我们这里的真正意思是,政府建立在极少数不可或缺者的基础上,而他们是从数量非常庞大的可相互替代者以及通常相对较少的一群有影响者当中产生出来的。

    民主制:政府建立在数量庞大的不可或缺者和可相互替代者的基础上;同时,有影响者的数量几乎与可相互替代者一样多。

  • 以不可或缺者、有影响者和可相互替代者这样的概念来看待各类组织的优点是,这些范畴使我们能克制自己,避免在各种政府形式之间武断地划线,宣称这个国家是“民主国家”,那个国家是“专制国家”,或这个国家是大共和国,那个国家是小共和国,也避免了一些历史上主要政治哲学家们持有的一维政治观。政府之间和组织之间更具重要意义和可观察到的行为差异取决于可相互替代者、有影响者和不可或缺者这三个集团的绝对和相对规模。

  • 任何一个有能力的领导人都希望掌握尽可能多的权力,并尽可能长久地掌握权力。设法利用可相互替代者、有影响者和不可或缺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统治的行为、艺术和科学。

    民主国家或任何一个致胜联盟很庞大的体系内,通过私人回报的方式来收买忠诚代价太大。钱会被极大摊薄。所以,依赖大型致胜联盟的、较民主的政府趋向于着重把钱花在能增进普遍福利的有效公共政策上,这很接近詹姆斯·麦迪逊倡导的理念。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独裁者、君主、军政府领导人以及大部分企业首席执行官只依赖一小撮不可或缺者。正如马基雅维利所言,他们通过大慷公家之慨、以私人回报的方式收买致胜联盟的忠诚,这种统治方式更有成效,尽管这意味着要牺牲广大纳税人或千百万小股民的利益。因此,小型致胜联盟助长了稳定、腐败、以私人物品为导向的体制。

  • 对一个统治者来说,与其拥有一张让人民可以喂饱自己的更大的饼,永远不如他能够决定谁吃这张饼。对领导人来说,最有效的资金分配方式是让很多人受穷,通过重新分配让挑选出来的支持者发财。

  • 一名成功的领导人总是把核心支持者的需要置于人民的需要之上。没有他的致胜联盟的支持,一名领导人什么都不是,很快就会被对手横扫出局。但如果领导人的统治权只依赖于少数人,让联盟满意是得花钱的。通常来说,联盟成员获得的酬劳以牺牲社会其他部分的利益为代价。没错,是有一些独裁者让人民生活过得更好而成了名人堂成员。大多数独裁者不这么做。那些不这么做的独裁者将坐在办公室里为了自己和联盟的利益将国家的经济搞得一蹶不振。最终形势发展到足够恶化的地步,导致一些人民开始厌倦身上的重负。他们也会对领导人的生存产生威胁。

  • 在一个民主国家,抗议相对便宜和简单。人民有集会的自由,事实上这是权利。他们也有很方便的协调组织手段。我们已从先前几章了解到,依赖大型联盟的政府创造了大量公共物品,包括统称为自由的一揽子特殊公共物品,包括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这些自由权利使数量巨大的人民交换对于政府的看法、表达对任何不喜欢政策的反对意见变得容易得多

    独裁者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方法应对革命的威胁。他可以提升民主,大大改善人民的待遇,使他们不再想着反叛。他也可以加强专制独裁,让人民的境遇变得更加悲惨,同时一举扼杀人民造反成功的机会。

  • 尽管诸如言论自由、集会自由、新闻自由这样至关重要的自由权利很便宜就能提供,独裁者们却视之为瘟疫,避之唯恐不及。毫无疑问,民主领导人也巴不得避开这些自由权利,因为正是这些公共物品使得竞争对手组织起来推翻他们变得容易。但依赖大型联盟的领导人无法规避这些自由,因为如果他们无法保证很大数量的人们拥有自由言说、阅读、书写的权利、能够聚到一起自由探讨和辩论,他们将不可能聚集起一个致胜联盟。民主领导人必须倾听选民的声音,回应选民的期望,不然就有别人会上台来做。

17.《肠子的小心思》

作者

  • 【德】朱莉娅·恩德斯

简介

《肠子的小心思》是德国图书界的黑马,口嫌体正直的德国人,一面对粑粑说着“不要不要”,一面看得好污好欢乐。原来,德国人觉得理所当然的马桶竟是痔疮的罪魁祸首;如此现代化的今天,蹲坑这种看似原始的行为竟然还在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地区保留着,而且这才是大便的正确解锁方式;跟肠子相关的事,不仅有趣,还密切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一个感觉不好的肠道会让我们感到沮丧,而一个健康的、营养良好的肠道会大大地改善我们的情绪……谁能想到这些奇葩欢乐的内容,竟是一位软萌妹子所写,还一举俘获 36 个国家和地区读者的心。让我们跟着这本新鲜出炉带着屎味的书,一起开启神奇的消化道之旅吧。

读后感

这本书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 ,是我读过所有科普书籍中最有趣,语言最为幽默的一本书。虽然书名是肠子的小心思,但它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肠子哦,不要被书名误导了。它是从口到菊花,整个消化系统讲了一遍 😂。另外还穿插讲了婴儿刨腹产和自然分娩对婴儿肠道菌落以及免疫系统的影响 😂。

摘抄

  • 他们让实验对象吞下一些荧光试剂,然后用不同的姿势上厕所,同时接受 X 光照射。实验结果如下:一、没错,在蹲坑状态下,肠道确实变得笔直,排便通畅彻底;二、这世界上还真有这么为科学献身的人,吞下荧光剂不说,居然还能忍受拉荧光粑粑时让人全程 X 光跟拍!我不得不说,这两点都让人印象深刻。

  • 痔疮和肠道内憩室这样的肠道疾病,还有便秘,似乎只集中爆发于那些习惯用坐便器的国家。肌肉组织松弛并非罪魁祸首,原因另有所在,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很多人发病的原因是肠道受到的压力过大。有些人在压力大、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就会绷紧腹肌,有时绷了整整一天自己还对此毫不察觉,痔疮自然不愿意待在压力过大的地方,还是溜到身体外面轻松自在。同理,肠子内部的组织如果不堪压力也只好向外边跑,于是肠壁上冒出一个个灯泡状的外翻小瘤子,就形成了肠内憩室。

  • 一个朋友在法国度假时给我发了条短信:“法国真是变态,有小偷专门偷高速公路上的马桶,连着三个厕所里的马桶都被偷了!”我忍不住哈哈大笑,因为,一、他居然真的以为法国的蹲坑厕所是被小偷洗劫的结果;二、这让我回想起第一次在法国见到蹲坑时,地上的大洞把我吓得眼泪汪汪、左右为难:亲,在这个坑上面架个马桶就这么难吗?

    其实没那么夸张啦,坐在马桶上我们也可以达到蹲坑的顺畅排便效果——只要脚下垫个小板凳,上半身微微向前倾,找好角度——成了!就这么简单,现在你又可以在大便的时候读书、折纸或者专心发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得痔疮了。

  • 当然不是每个阑尾都会发炎。如果阑尾正常工作的话,危险的病菌应该都会被消灭掉,只有那些好的细菌才会存活下来。换句话说,健康的阑尾里就应该只有精挑细选的优质好细菌啰。美国研究人员威廉·帕克(William Parker)和兰迪·布林格(Randy Bollinger)就是这么想的。他们在 2007 年提出这个理论,之后又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个理论。当我们经历了一轮严重腹泻后,肚子里的很多“肠道居民”都会被连带着扫地出门,大肠壁上处处人去楼空,这对于新的菌群来说是抢占地盘的绝佳时机。我们当然不愿意谁抢着就归谁,万一住进来坏人怎么办呀。别怕!根据帕克和布林格的实验结果,这时阑尾会成为救世英雄,它会把自己圈养的菌群放出来,派往大肠各处保卫家园。

  • 大肠的最后一米负责精确调节体内水和盐分的平衡:残渣中的水分会被重新吸收,剩下的残渣会被“烘焙”成大便。在这里被吸收的水量相当可观,差不多有整整 1 升。要是少了这一步,我们每天要额外多喝整整一升的水呢。还有,因为大肠调节盐分的结果,我们的大便总是咸的。当然,我可没有鼓励你去尝尝的意思哦。😂

  • 正常的便便都是屎黄或者屎棕色的。就算我们吃的饭里没有这个颜色的食物,最后拉出来的也还是这个颜色。就好像它的好朋友小便也是,总是一个黄色的调调。这个黄色来自于身体每天都努力生产的重要产品—— 血液。身体每秒钟都有 240 万个血细胞诞生,但同时也有这么多的血细胞作废—— 血细胞中的红色素先会变成绿色,然后再变成黄色,这个颜色渐变的过程在你撞青了胳膊或者腿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得到。黄色素的一小部分可以通过小便被排出体外,而大部分则是通过肝脏到达肠道,然后被细菌再加工成棕色。如果便便不是棕黄色的,那你就要引起重视了。

  • 肠神经注意到了这种不同寻常的情况,它们有点晕了:这是怎么个情况?还是先观察一段时间吧。就算在如此混乱的一天里,肠道还是坚持完成了工作,向我们发出了去厕所的信号,但是因为我们在路上一时不方便去厕所,所以便硬生生地忽视了它的信号,把便便堵在门口。而经常所谓的“一时不方便”,你不如就坦白承认了吧,其实根本就是因为你是“不是我家厕所不能忍星人”。此星球的人不是自己家的厕所一般都不太能坐得下去。最恐怖的是公共厕所,要拿出十二分的勇气才能进去,进去了以后先要花若干时间用厕纸把马桶圈一层一层地垫起来,就这样坐下去的时候基本上还要动用“水上漂”的轻功,坚决不能坐实。要是再硌硬点的连这个都不行。对于此星球的居民来说,旅游简直就是对肠子的惩罚,请你们在旅途中务必找一个你家厕所的代替品,让肠子安静舒心地干完大事。

  • 新生的小婴儿肚子里面还没几个细菌,理论上来说,给他们输不同血型的血时是不会有排异反应的。(因为小婴儿的血液里会有从妈妈那里得到的抗体,所以医院为了安全起见,一般都用和妈妈同一血型的血液进行输血。)一旦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基本发育完成,人们就只能兼容同一种血液类型了。

  • 我们出生前还在妈妈的子宫里的时候,是完全无菌的。除了和妈妈的互动,9 个月以来我们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摄取的是妈妈已经消化过了的食物,我们呼吸的氧气妈妈也提前过滤过了。妈妈通过血液把这些食物和氧气传送给我们,而她的血液已经经过了免疫系统的杀菌消毒。我们被羊膜包裹着,外面又套着肌肉发达的子宫,子宫颈又被牢牢密封着。我们就像在一个层层包裹的保险箱里,这里没有寄生虫,没有病毒,没有细菌,没有真菌,更不要说会有第二个人能碰到我们。我们比消毒过的手术台还要干净。

    这辈子我们再也不会有像在子宫里的时间,那样被保护着,但也是那样的孤独。一旦出生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便会立刻融入到熙熙攘攘的众生中去。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大一点的生物都会有至少一种小生物去陪伴它、帮助它,作为回报,这个小生物可以寄居在它身上。一旦我们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也会自动遵守这个规律,因为我们的身体结构就是这样设计好了的。我们的细胞表面很适合细菌依附,它们就这样依附着我们,千百年来和我们一起共同进化。

    一旦保护膜不再密封,哪怕只开了个小口,细菌就立刻浩浩荡荡迁居过来了。我们刚才还是 100% 由人类细胞组成的,一瞬间就会被数不清的微生物占领,以至于最后我们浑身上下所有的细胞里,只有 10% 是人类细胞,而剩下的 90% 都是其他各种微生物的细胞。因为人类的细胞比这些小寄居客的细胞要大太多了,所以我们根本感觉不到自己已经完全被占领了。在我们第一次看妈妈温柔的眼神之前,妈妈子宫里的细菌们已经过来和我们一一打过招呼了。首先打招呼的是阴道里的保护菌,它们是这块圣地的守卫者。它们通过制造酸性物质将其他细菌全部驱赶干净,以确保通向子宫的圣路每向前走一步都更洁净。

  • 皮肤菌群的自我管理可比产道菌群要松散得多,因为它太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皮肤接触,这些皮肤上的细菌很可能很快也会出现在小宝宝的肠道里,病原体和其他轻量级危险分子都可以大摇大摆地通过这种方式去逗逗小宝宝的免疫系统,陪它练练手。剖腹产出生的宝宝,他们的肠道菌群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调整到正常状态,所以抵抗力相较于顺产的宝宝会弱一些。比如被医院里的细菌感染到的新生儿中,有 3/4 都是剖腹产出生的。除此之外,剖腹产出生的婴儿以后患过敏症或者哮喘的风险要比顺产的婴儿高不少。不过一项美国的研究表明,如果给剖腹产的新生儿口服一种特定的乳杆菌,可以把他们患过敏的概率降低。正常分娩的婴儿这种担心就要少多了,因为他们在出生的过程中已经在益生菌的圣水中浸泡过了。

18.《民主的奇迹: 美国宪法制定的 127 天 》

作者

  • [美]凯瑟琳·德林克·鲍恩

简介

摘抄

19.《Kubernetes 指南第四版》

20.《程序员的自我修养: 链接、装载与库 》

作者:

  • 俞甲子
  • 石凡
  • 潘爱民

21.《程序员的英语》

作者

  • [韩]朴栽浒
  • [韩]李海永

这本书是在图灵社区兑换的,反正不要白不要。其实这本书徒有虚名,就是三十多篇阅读理解一样文章,然后拿来帮你分析和短句。就当拿来练练英语阅读理解海星。不过作者排版方面确实很用心。文章引用的链接都是使用的 Google 的短链接,这一点倒是比较方便读者查看浏览引用的那些文章,总之不建议读。

22.《第二性》

作者

  • [法] 西蒙娜·德·波伏娃

23.《过去与未来之间》

作者

  • [德] 汉娜·阿伦特

24.《论革命》

作者

  • [德] 汉娜·阿伦特

简介

这本书是双十一的时候买的纸质版图书,因为搬家不方便所以毕业后就很少再买纸质书了。Kindle 商店里也有电子版,Kindle Unlimited 会员可以免费借阅。

拿到书后大致读了半个小时,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觉着这本书和《民主的奇迹》一块看是不错滴。《民主的奇迹》这本书是讲述了美国宪法制定的 128 天的历程。在这当中的历程中对宪法指定的方方面面讲述的都很详细。而《论革命》这本书也讲到了美国宪法的一些方面,但要比《民主的奇迹》讲的更为广泛。不仅仅在书中对比了法国大根名和美国革命的本质,还涉及到一些制度权力等思想。

摘抄

25.《极权主义的起源》

作者

  • [德] 汉娜·阿伦特

这本书纸质版已经绝版了,淘宝上只能买到影印版,正版的旧书价格至少在 250¥。月末的时候我姐给我买了一本送给我 😍。

简介

有关极权主义的起源,阿伦特的分析最具特色之点在于:全面恐怖的极权主义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它所针对的是切断了与他人联系的原子化的个人,“恐怖只有对那些互相隔离的人才能实施绝对统治。”这种“孤独”带来一系列的后果:不能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从而丧失判断事物的基本常识,将反常视为正常;不能感到和他人呼吸在同一个天地之中,于是造成对于他人莫名其妙的仇恨,感到这个世界正在联合起来反对自己,同时也把自己放到反对一切人的位置上。在感到自身无根、缺少意义的焦虑时,一方面,丧失了对于自己的信心,失去对于自身行动的任何信心和力量;另一方面,由于某种虚无所造成的真空,十分容易被他人乘虚而入,灌输进“假大空”的意义,以某种反常的、不可思议的举动来证明自己。一个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了:极权政权想尽一切办法造成这种孤独和虚无;而孤独和虚无又在滋生极权因素和强化极权政府。在阿伦特的表述中,包含了极权政权和这种政权之下的人们互相之间不可分割的看法。

推荐大家读一读 崔卫平:后极权主义及其反抗文章

读后感

到目前为止我仅仅读完了三十多页的序言,不过读完序言也就对这本书有了大致的了解。这本书大概 500 多页,以我的读书进度大概需要两周的时间。所以要放到 2020 年再去写读后感和摘抄了。

26.《童年的消逝》

作者

  • [美] 尼尔·波兹曼

简介

在《童年的消逝》里,波兹曼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论题,即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之类媒体的猛烈攻击下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新闻和广告定位在 10 岁孩子的智力水平。这也是一份内容翔实、令人震惊的警世书。

读后感

在书中作者通过历史论证了 童年的概念是文艺复兴的伟大发明之一,也许是最具人性的一个发明。我感觉童年的诞生与印刷媒介之间的联系有些牵强了,或许是我知识水平不足,回头再多读几遍。

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中预言人们将会遭受外来压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外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读完《娱乐至死》与《童年的消逝》 后我觉着未来能成为现实的是 1984 和娱乐至死相互交织的社会。尤其是对于某些摸着石头过河的国家来说,当前的现状也正是 1984 和娱乐至死共同存在的社会。不关心政治的人岁月静好地刷着抖音短视频,逛着淘宝看这电影娱乐消费觉着自己生活在岁月静好的美好社会。而遭遇过社会主义铁拳打击的人在对这个社会痛恨和绝望的同时也依靠着被真理部牢牢掌控的媒体所洗脑控制。

抱歉,扯得有点远了 😝。其实我对抖音快手短视频有一种近乎疯狂的憎恨,在我看来,抖音记录的不是生活,而是空荡荡无知的内心。所以我一向抵制短视频,并对短视频文化憎恶痛恨。

摘抄

  • 童年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和心理条件,与科学、单一民族的独立国家以及宗教自由一起,大约在 16 世纪产生,经过不断提炼和培育,延续到我们这个时代。

    它们大多是通过观察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交过程而产生的一系列推测;尤其是印刷术如何创造了童年,电子媒介又如何使之“消逝”。

  • 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而且尤其可悲。

  • 因此,希腊人发明了“学校”这个概念是毫无疑问的。在希腊语中,“学校”一词的意思是“闲暇”。这反映了一种典型的雅典式的信仰:他们认为闲暇时,一个文明人自然会花时间思考和学习。

  • 放眼望去,人们不难发现,成人和儿童在行为举止、语言习惯、处世态度和需求欲望上,甚至身体的外表上,越来越难以分辨了。

  • 希腊人为我们预示了“童年”这个概念。我们常常理所当然地把许多观念的产生看作人类智力开化的结果。对于童年的诞生,我们应当感谢希腊人的贡献。他们虽然没有创造出童年,但是他们已经走得很近了,以至于在 2000 年以后,当童年产生时,我们便能识别它的希腊之源。

  • 那就是古代纸莎草纸和羊皮纸的来源变得稀少;若不是那样的话,那么就是严酷的生活现实不允许人们花费精力去生产这些东西。我们都知道,纸张是到了 13 世纪才出现在中世纪欧洲的。这时,欧洲人立即开始生产纸张。不过,他们不是用手和脚这样古老的方式造纸,而是用水能驱动的工厂来造纸。[17]中世纪一些优秀的大学纷纷建立,与之相呼应的是人们对识字又旧情复燃,这恰好跟引进纸张和生产纸张同时发生。

  • 罗马教会并不是没有看到工匠识字文化的好处,因为它是一种能够控制数量众多而且多元化的人口的工具,也就是说,它能控制数量众多而且多元化的人民的思想、组织和忠诚。也完全是符合教会的利益的。

  • 孤立的读者和他自己的眼睛。口腔无须再发声音,读者及其反应跟社会环境脱离开来,读者退回到自己的心灵世界。整个阅读的过程,作者和读者仿佛达成共谋,对抗社会参与和社会意识。简而言之,阅读成为反社会的行为。

  • 可以说,印刷给予我们自我,使我们以独特的个体来思索和谈话。而这种强化了的自我意识便是最终导致童年开花结果的种子

  • 哈罗德·英尼斯提出的原则:新的传播技术不仅给予我们新的考虑内容,而且给予我们新的思维方式。书籍的印刷形式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组织内容的方式,从而推动了一种新的组织思想的方式。印刷书籍所具有的一成不变的线性特点——一句一句排列的序列性,它的分段,按字母顺序的索引,标准化的拼写和语法——导致一种詹姆斯·乔伊斯[29]戏称为“ABC 式”的思维习惯,即一种跟排版结构非常相似的意识结构

  • 我们绝不能低估语言从耳朵转移到眼睛、从口语转移到排版这个过程对人类心理造成的撞击。能够看到自己的语言持久存在、反复印刷,而且以标准的形式出现,这使人类与语言产生了最深厚的关系。

  • 首先,印刷不仅创造了新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来源,而且极大地增加了大陆范围内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其次,标准化的印刷形式导致了统一的数学符号,包括用阿拉伯数字取代罗马数字。此外,标准化的印刷大半消除了文本中的模糊不清,并减少了图解、图表、表格和地图上的错误。印刷使直观教具现成可用,这样也使大自然显得更加千篇一律,因此更通俗易懂。

    自从有了印刷术,成年就变得需要努力才能挣来了。它变成了一个象征性的成就,但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成就。自从有了印刷术,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教育。因此,欧洲文明重新创造了学校,从而使童年的概念也变成社会必需的了。

  • 书本和书本学习的世界几乎算不上我们超越动物本能的胜利;一个识字社会的要求使一种精雕细琢的羞耻感变得非常必要。若稍加引申,我们便可以说,由于印刷将信息和送信人分开,由于印刷创造了一个抽象思维的世界,由于印刷要求身体服从于头脑,由于印刷强调思考的美德,所以,印刷强化了人们对头脑和身体二元性的看法,从而助长了对身体的蔑视。印刷赋予我们的是脱离躯壳的头脑,但却留下了一个我们该如何控制身体的其余部分的问题。羞耻心正是这种控制得以实现的途径。

  • 电视向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当原始而又不可抗拒的选择,因为它可以取代印刷文字的线性和序列逻辑的特征,所以往往使文字教育的严谨显得没有意义。

    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这表现在三个方面,而它们都跟电视无法区分信息使用权密切相关:第一,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第二,无论对头脑还是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第三,电视不能分离观众。借助其他电子的、非印刷的各种媒介,电视又重新创造出 14、15 世纪就存在的传播条件。

    例如,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对人们企图在电视上“略谈”乱伦会有何种看法?弗洛伊德对人们把心理分析当作杂耍剧又会做何感想?为什么人们本应在心理学家的沙发上和忏悔室里交流的话题,要恬不知耻、堂而皇之地成为公开讨论的话题?

    羞耻是野蛮行为得以控制的机制,如切斯特顿所认为,它的主要力量来自于围绕着各种行为的神秘感和敬畏感

  • 儿童之所以好奇,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将要知道的东西;成人之所以有权威,主要是因为他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权威和好奇之间的微妙平衡,正是玛格丽特·米德的重要著作《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的主题。在书中,她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日新月异、信息公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成人已经不能扮演年轻人的导师的角色,因此导致了一种危机,她称之为“信仰危机”。“我相信这种信仰危机,”她写道,“可以归因于……现在长辈对年轻人的经历,没能比年轻人自己有更多的了解。

    但是我相信,很清楚的是,由于电子媒体肆无忌惮地揭示一切文化秘密,它已对成人的权威和儿童的好奇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在某种程度上,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但它的发展却有赖于人们日益清楚地了解通过秩序井然的问题来揭示各种秘密的重要性。已知的世界和未知的世界是通过好奇来连接的,但好奇大半发生在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是分离的,儿童必须通过提问寻求进入成人的世界。

    由于媒介将两个世界合二为一,保持秘密所产生的张力在谜底被揭开时势必减弱,所以好奇的演算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好奇被愤世嫉俗——或者更糟——被狂妄自大所取代。于是,我们的孩子不能依靠有权威的成人,而是依赖不知从哪里来的新闻来获取知识。我们的孩子还没有提问,就被给予一大堆的答案。简言之,我们身边没有儿童了。

  • 例如,还有购物这样的生存快乐。在儿童还很小的时候,电视就向他们揭示消费主义的快乐和购买几乎任何东西后所产生的满足感:从地板蜡到汽车。到牙买加或夏威夷旅行一次可以消除工作的疲劳;购买克莱斯勒汽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使用某种洗涤剂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能力;使用某种漱口水。了解这些都是令人安慰的。这些都是美国文化给人们的承诺。它们正好迎合了成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动机。儿童 3 岁时就已经被灌输这样的动机,因为电视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一切。我并不认为那些是一个成熟意义上的成人的动机。

  • 我们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消息灵通,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知道长辈知道的一切又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变成成人,或者至少像成人一样。用我自己的一个比喻,这意味着当儿童有机会接触到从前密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实时,他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了。

    通过政府干预来控制电视,并由此控制可供大家享用的信息内容是可能做到的。其实,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情况正是如此。但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电视节目不受政府严格的限制,美国的模式就会被仿效。

  • 自制能力,对延迟的满足感的容忍度,具备抽象、有序思维这样高一级的能力,关注历史的延续性和未来的能力,高度评价说理和等级秩序的能力。由于电子媒介将识字能力推至文化的边缘,进而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地位,各种不同的态度和性格特征开始受到重视,同时一个缩小了内涵的新的成人定义开始出现。

  • 电视不能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思想上来,因为思想是抽象的、有距离的、复杂的和有秩序的,而电视总是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人物身上,因为人物是具体的、生动的和完整的。

    这意味着电视已经彻底改变了政治信息的符号形式。在电视时代,政治判断从对提议的知识评判转化为对整个人物形象的直观而情绪化的反映。在电视时代,人们赞成或不赞成这些政客,如同喜欢或不喜欢他们一样。电视重新定义了“正确的政治判断”,它把政治判断从一个逻辑判断转变成了一个审美判断。这是电视的催眠作用,它使人们的理智和情感变得迟钝了。

    一个节目[5]是一种娱乐,一个虚假和幻想的世界,经小心筹划后拼接在一起以期产生一系列具体的效果。这样可以让观众欢笑、哭泣或目瞪口呆,这就是新闻节目所做的事。

  • 也就是说,电视广告已经摒弃了商业主义的一个关键假设,即购买者和行销者都是根据自我利益,经过理性考虑之后达成交易。

    它们不向消费者提供各种各样的事实,它们提供的是偶像,这样成人和儿童都能以同等的感情投入,同时也避免了逻辑或核实的麻烦。

    在电视广告寓言里,邪恶的根源是“技术无知”(technological innocence),即对工业进步所带来的种种益处一无所知。这是造成现实生活中不幸福、羞辱和不和谐的主要根源。而且,人们绝不能自满——或者更糟——沾沾自喜。企图简单地生活,不关心技术进步,这样总是很危险的,因为这种人的天真幼稚在那些对技术警觉的人眼里是非常触目惊心的。而那些警觉的人可能是服务员、朋友、邻居或者一个光谱形象,如精灵,它不知从何而来地突然在你的厨房里显现,见证你的懒惰无知。

    “狂喜”在此是个关键的概念,因为广告寓言极其详细地描绘过形形色色的欣喜若狂,这在任何宗教文献里都不乏其例。在《有斑渍的玻璃器皿的寓言》(The Parable of the Spotted Glassware)里,一个丈夫和一个妻子都认为这种心醉神迷的表情只能用“美化”(beautification)这个词来形容。

  • 电视以视觉形象的形式而不是语言,来表达大多数的内容,所以,它势必放弃文字阐述,而使用叙事的模式。正因为如此,电视供人娱乐的能力几乎用之不竭。

  • 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技术是电脑。为了设计电脑编程,人们基本上必须学习一种语言。这意味着人们必须掌握复杂的分析技能,类似于一个完全有文化的人需要具备的技能。这就要求进行特殊的训练。如果人人都需要了解电脑如何运作,如何将它们的世界观强加于我们,如何改变我们对判断的定义,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全球性的电脑文化被视为必需,那么,可以想见,年轻人的教育会变得非常重要,年轻人的文化必须与成人文化不同的想法也会被保存下来。

  • 而且,要保证孩子们努力学习,成为识字有文化的人,出奇地耗费时间,甚至代价昂贵。然而,最具反叛意义的是努力控制子女接触媒介的机会。事实上,要这么做有两种方法:一是限制子女暴露在媒介前的时间;二是仔细监督子女接触的媒介的内容,并持续为他们提供有关媒介内容的主题和价值方面的批评。要做到这两点绝非易事。而且,这么做,需要家长在抚养子女方面付出极大的关注,这是多数家长都不准备做的。

  • 虽然声称识字文化纯粹是一种恩赐,会让人觉得既天真也不准确,但是书写文字,然后是印刷文字,的确为人类文明带来了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它带来了逻辑、科学、教育和礼仪,诚然也带来了戈登森先生所掌管的技术。因此,我们可以说,识字的头脑为识字文化播下了毁灭的种子,因为识字的头脑创造了新的媒介,而这些媒介又使识字文化所依赖的“传统的技能”变得毫无意义。

27.《永久记录》

作者

  • 爱德华·斯诺登

简介

国安局的逻辑是,收集来的情资一定得储存起来,日后才能方便运用。但没人能预测这些情资何时能派上用场。这样的观念助长国安局的终极目标,那就是将收集、制造的情资永远储存下来,创造出一个完美的记忆库、一份永久的纪录档案。

思考

看了斯诺登的推特说他的中文版自传被删除一些敏感的内容,并表示了强烈的抗议 😂。真是讽刺,这就是历害国所谓的 四个自信 。呵呵,自信就是删帖封号搞言论审查,呸。对于咱这种叛逆心极强的屁民来说这本书当然要读啦。

正如斯诺登在书中描述的那样美国政府确实存在大规模监控,但美国人民是有能力反抗政府的是这种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滴。电子前哨基金会就是一个这样的存在,细数一下美国历史上的有关网络审查的法案,绝大多数无法通过的原因就是,在美国是有像电子前哨基金会以及自由软件基金会这样的而非营利性组织来对抗来自政府和商业公司的监控和审查的。

电子前哨基金会(EFF)告诉联邦上诉法院,必须追究思科公司帮助中国侵犯人权的责任。思科帮助中国建造了防火长城系统,EFF 称,思科知道它在美国开发的技术会被专制政府用于侵犯人权,但仍然有意识的帮助中国建造了这套系统。思科只是越来越多的帮助专制政府更有效实施人权侵犯的美欧科技公司之一,EFF 认为应该追究这些公司在迫害行为中的责任。
此处引用 EFF 称必须追究思科帮助中国的责任

美国麻省地区法院法官 Denise Casper 裁决,美国政府无理由搜查国际游客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违反了宪法第四修正案。此案由 ACLU 和 EFF 代表 10 名美国居民和 1 名合法永久居民起诉美国政府,他们在入境时被无理由搜查了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根据这一裁决,美国海关官员现在在搜查游客的设备前需要提供怀疑的正当理由,而游客在跨境时将不用担心政府没有理由就搜查设备上的敏感个人信息。不过美国政府可以对这一裁决提起上诉。
此处引用法官裁决无理由搜查手机违宪

在美国的确存在如斯诺登所描述的大规模监控,但和某些摸着石头过河的国家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国内社交平台删帖封号早已经是家常便饭,甚至这种人们已经默许了这种删帖封号的行为,早已经在自己心里进行自我审查,无可奈何地适应了删帖封号。但在美国不同的是,人家是有力量反对这种大规模监控的。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政府试图通过某些限制互联网自由的法律。

在美国,人民是有能力反对这种侵犯人权的大规模监控的,而历害国呢?你在国内听到过反对人脸识别的声音吗?呵呵呵,还对人脸识别、人工智能、实名认证、网络封锁等乐此不疲,拍手称快呢。人家美国人民不仅知道反抗政府来监控和审查自己,而且也知道隐私保护,尊重人权这是一种普世价值,任何政府都无权监控和审查互联网。

Aaron 死了以后,Aaron 朋友和合作者,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 Laurence Lessig,回忆说,他当年和仅 15 岁的 Aaron 有过一次谈话。Aaron 问他:“您刚才讲到网络审查和管制的这些弊病,那您有没有什么实际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呢?”Lessig 有点尴尬地说:“没有。我是个学者,我只负责做研究,解决问题不关我的事儿。”Aaron 接着问:“您是个学者,所以解决问题不关你的事儿。那,您作为一个公民,又该如何呢?”

人家美国十六七岁的青少年都在思考网络审查和监管的弊病,而历害国呢?

摘抄

  • 唯有对于人民权利的尊重才能衡量一个国家的自由,而我相信这些权利实际上是国家权力的界线,明确界定一个政府到何种程度不得侵犯个人领域或个人自由,在美国革命时期所谓的“自由”,在网络革命时期所谓的“隐私”。

  • 这些人当中,包括三亿二千万美国同胞,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都遭到监视,不仅严重违反美国宪法,更是违背自由社会的基本价值。在暗地里,政府掌握全民监视的权力,这种权威就定义上而言,对无辜者的伤害远大于对犯罪者的伤害。
    在你产生反感、明白网际网络疯狂毒害我们这个时代之前,请谅解,对我来说,当我认识网际网络之时,那是很不一样的东西。网络既是朋友,也是父母,是一个无边界、无限制的社群,既是单一、也是无数的声音,一个已经有人垦殖但尚未遭到剥削的共同边境,各式各样的部落和睦相处,每个成员都能自由选择自己的姓名、历史和风俗习惯。每个人都戴着面具,然而这种多数匿名造就的文化所产生的事实多于造假,因为重点在于创造与合作,而不是商业与竞争。当然这之间也会有冲突,但善意与善念会胜过冲突——而这正是真正的先驱精神。

  • 便利性的承诺让大家关掉自己的个人网站,因为那需要不断、辛苦的维护,改换成脸书网页和 Gmail 帐号。所有权的表象让人容易搞错现实。很少人在当下即明白,我们所分享的一切都将不再属于我们。以前电子商务公司因为找不到让我们有兴趣购买的东西以致倒闭,其后继者现在找到可以贩售的新产品了。

  • 父亲坚称,从他的童年到我的童年之间,美国已遗忘这个原则。美国这个国家已变成买新机器取代故障机器比找专家修理来得便宜,而且一定比自己去找零组件设法修理来得便宜。单凭这项事实便几乎保证会出现科技暴政,助纣为虐的不是科技本身,而是每天使用却不了解的所有人。拒绝让自己了解你所依赖的设备运作与维修,即是被动接受暴政及其条件:当你的设备正常运作时,你也正常运作,但是当你的设备故障,你也会故障。你拥有的物品反过来拥有了你。

  • 这台电脑时常陪伴着我,像是我第二个手足或是初恋情人。它在我发展独立自我人格的时刻走进我的生命,让我了解到网络世界无限广阔。这种探索的过程相当刺激,令我有一阵子忽略其他家人与家庭生活。换个说法,我当时正经历叛逆的青春期,只不过这是科技引起的青春期。这令我产生巨大的变化,而各地所有接触电脑的人也都有着同样经历。

  • 随着千禧到来,网络世界变得越来越中心化、集中化,政府与商业力量加速介入这个原本应是对等式的网络(P2P)。但幸好网络有段时期是由人民所拥有、管理并为其服务的,而这段短暂而美好的日子恰巧与我的青少年岁月重叠。网络的目的应该是启发人心,而不是追求赚钱。它的规则应由大家约定俗成且随时更动,而非采取全球一致、剥削性十足的服务性协议。一直到今日,我都认为一九九 ○ 年代网络是我经历过最愉悦、最成功的无政府状态。

  • 但在千禧年过后,网络科技变得非常不同:所有记忆必须忠实、身分维持一致,意识形态也得正确。

所谓的“长大”代表的是你体会到:你的存在受制于成套的规范、仿真两可的规则以及毫无根据的常规。这些规定未经过你的同意便强加在你身上,而且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改变,甚至在你违反规则时,你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 而这也代表着,我们最终必须得面对自己,纵容屠杀与漤用权力并非专属于美国行政机关与情报单位,而是存在于美国所有民众的心中,包括我个人在内。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国家当时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做出更多的改变。美国可以不要宣称恐怖主义是特定信仰,而是犯罪本身。美国可以利用这个难得时刻巩固强化民主价值、培养抵抗挫折的韧性,同时凝聚各国人民的向心力。 但美国当时却选择开战。

  • 不过删除贴文的可能后果让我心烦意乱,那么做只会徒然强化网络生活一些最腐蚀人心的训诫:没人有犯错空间、凡是犯错者得一辈子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我在意的倒不是文字记录是否完美无缺,而是灵魂的完整性。我不想活在一个人人必须假装完美的世界,那样的世界没有我和朋友的容身之处。抹掉在网上的评论,等于抹煞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走了多远。否定年少时候的我,等于否定现在的我的合法性。

  • 既然抹不掉网络上那些令我们丢脸羞愧的言行,我们能做的只有控制自己的反应,看是要为了这些过去自我折磨,还是接受过去带给我们教训,然后成长、前进。 那是我在赋闲蛰伏时期想到的第一件事,你或许称之为原则,尽管执行不易,我仍努力靠它过活。

  • 我成长过程中被灌输的价值,我在网络世界邂逅的理想,全都捣碎在一起成了我现在的思想。我直到即将迈入三十岁之际才终于明白,我所信仰的,我以为自己深信不疑的,大多是年轻时候的印记。

有一段时间,特别是在我准备入伍阶段,我的世界观就像天真的电玩游戏那样二元对立,电玩世界中善与恶泾渭分明,而且不容怀疑。

  • 求学的时候,我必须背出美国宪法前言,这虽然还留存在我的记忆中,但现在多了网络自由先驱约翰.佩里.巴洛(John Perry Barlow)的《网络空间独立宣言》(A 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同样也用了不言而喻且自我选定的复数名词:“我们要打造人人都能进入的世界,摒除因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家庭背景产生的特权与偏见。我们打造的这个世界,无论何人在何地都能表达自己的信念,即便是多么特立独行,不用担心会被迫噤声或强迫当顺民。”

  • 凭借 Tor 的通讯协定,网络流量从一个服务器到另一个服务器创造的路径随机反弹,目的在于取代使用者的身分。实际上没有任何一台服务器能辨识网络流量的来源信息。在天才的眼中,其中有一台服务器知道来源,那是整个服务器链的第一台,但却不知道网络流量去处。更简单来说,第一台链接到 Tor 网络的服务器称为闸道,知道你是传送要求的人,但因为它无法读取要求,因此对你寻求的信息一无所知。最后一台服务器称为出口,知道你所寻找的内容,却不知道你的身分。 这种分层方式为洋葱路由,因此 Tor 被称为洋葱路由器。

就我个人而言,Tor 改变我的生命,给我免于被监测的自由,带我回到童年时期的自由。

  • 在这本书出版时,该局能储存情资的时间或许已达数十年。国安局的逻辑是,收集来的情资一定得储存起来,日后才能方便运用。但没人能预测这些情资何时能派上用场。这样的观念助长国安局的终极目标,那就是将收集、制造的情资永远储存下来,创造出一个完美的记忆库、一份永久的纪录档案。

  • 当我读着关于中国的机密资料时,我看到的是美国的倒影。换句话说,中国光明正大对人民做的监控行径,美国可能背地里也对其他国家这么做。

  • 小布什总统在九一一事故后授权国安局展开无数监控,其中最具争议的是“总统监控计划”

PSP 让国安局得以收集美国与境外的电话、网络通讯情资。最引人注意的是,PSP 允许国安局不必取得外国情报监控法院(FISC)搜查令便能实施监控。FISC 是成立于一九七八年的秘密联邦法院,负责审查情报单位提出的监控要求,借此防范反越南战争与民权运动期间非法监听情事再度上演。

《纽约时报》披露此消息后引起广大回响,加上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在公开法庭质疑 PSP 违反宪法,小布什政府于是宣称该计划将于二 ○○ 七年终止。

  • 如果这些先进愿意赌上自己的工作、家庭与生命,那这背后必定存在比非法监听更严重的状况。

  • 我们的法律通常落后科技至少一个世代,但如今对于通讯内容的保障却高于后设数据,这真是极大的讽刺。事实上,情报单位对于取得后设数据有着更高兴趣,因为这些活动记录能让他们见树又见林,一方面赋予他们分析大量数据的能力、得以拼凑出事物全貌,另一方面又给予他们窥探个人私生活的机会、得以推断这些人的行为模式。简言之,监视者透过后设数据能得知你的所有一切,除了你的大脑在想什么之外。

  • 科技全然不受限制,不像医生必须遵守希波克拉布底誓词。自工业革命以来,学术界、业界、军方与政府的科技人才做出许多决定,这些决定立基于“我们能够做什么”,而非“我们应该做什么”。推动科技进步的人,不太会限制它的应用与使用。

  • 回顾这段历史,不仅令我们更加确信美国情报体系在科技上头的主导优势,更让我们担忧这些技术对于民主统治带来的巨大威胁。距离那时普查已经过一世纪的时间,科技出现惊人进展,但人类的警觉或法律规范却仍远远落后。

待在日本的这段时间令我恍然大悟。在那时,我真正了解到这些新科技可能造成的危害。若我们这个世代不介入的话,那未来的情况只会更严重。我并不希望看到,当我们终于决定挺身而出时,一切抵抗却是徒劳无功,若真是如此的话,那将是一大悲剧。未来的一代可能得面对充满监控的环境,政府违法监控行为并非偶一为之、针对特定危险目标,而是持续性、无差别地扩及全国民众。这就像是:你说的话逃不过政府耳朵,你做的事逃不过政府法眼,而你的纪录档案永远留存在政府手里。 一旦政府拥有四处收集情报的能力,加上情资得以永久储存的系统,那他们便能随便找个人或团体陷害,反正资料库一定搜寻得到证据(如同我寻找机密档案一样),绝对能替他们安上合适罪名。

对我来说,政府漤用监控特权,代表的是一个可怕的未来。所有人都遭到完全监控的世界,将变成一个全由电脑自动执法的世界。毕竟,若一个 AI 装置能够追踪民众违法行径,怎可能让他逃过法律制裁。即使技术上可行,我们也不可能设定一个纵容犯罪的监控程序。

  • 美国基本法的存在,令执法单位更难执行工作。这并不是瑕疵,而是民主的真谛。按照美国法律规定,执法单位理应保护所有国民。当执法单位漤权时,法院应约束并纠正他们的行为,毕竟他们是社会上唯一能够羁押、逮捕民众并使用武力(包括致命武器)的人。而其中最重要的约束是,执法单位不得监控国民在家活动,也不能在未取得搜查令的情况下收集个资。但法律对于公众场所的监控行为宽松许多,其中当然也包含多数人在街头与人行道的活动。

  • 过去十年来,我们看到美国制造一系列的悲剧:阿富汗战争永无止尽、伊拉克政权不断更迭、关押恐怖分子的关塔那摩湾监狱人满为患,美国政府非常规引渡、拷问并发动无人机袭击杀害平民(包括美国民众在内)。而在美国境内,国土安全部严格审查一切事物,每日发布恐攻威胁层级(红色代表严重、橙色高度警戒、黄色则是威胁升高),而自《美国爱国者法案》实施后,公民自由逐渐遭到侵害,讽刺的是,这是我们过去自称誓死捍卫的权利。这些加总的伤害(掌权者违法乱纪)无比巨大且难以逆转,但我们却还在按喇叭、闪车灯举国欢腾庆祝。

但其实恐惧才是真正的恐怖主义,而乐于编造借口授权使用武力的政治体制则是最大帮凶。比起恐怖主义,美国政客更害怕示弱、背叛自己的政党,或是惹火捐款给他们的支持者(这些人对于承揽政府合约、取得中东石油利益充满兴趣)。因恐惧衍生的政治凌驾于恐惧之上,催生出各种“反恐”作为:无人能敌的美国慌了手脚,行动不受政策规范、公然违反法治精神。在九一一事件后,情报单位的指令向来是“绝不能再出差错”,但这根本是做不到的。过了十年后,我看得更加清楚了。这群政治菁英阶级反复以恐惧作为号召,对应的并非是任何特定威胁或担忧,而是试图操弄情感、将恐惧化为永久性危险,借此合理化政府长久提高警觉的作为、不容民众质疑正当性。

  • 在真正富有正义的社会里,人民才是政府的头家。虽然不同城市的民众各有特定动机与目标,但这群人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拒绝独裁主义、重申“人权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人道原则。 在独裁的国家,国家拥有权利授与给人民。而在自由国家,人民拥有权利授与给国家。在前者,由于政府的允许,身为国民(subject)的人民才能拥有财产、受教、工作、宗教以及言论的权利。而在后者,人民拥有公民(citizen)身分,同意在一定时间内接受统治,但能定期透过选举等制度更换政府。我认为,独裁统治与自由民主间的差异,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主要的意识形态冲突来源,而不是东方与西方间的分歧(这是人为捏造并且充满偏见),或是基督教对决伊斯兰的宗教冲突。

独裁国家通常都不是法治政府,而是以统治者意见为主。统治者要求国民服从政府,同时对异议分子极具敌意。相反的,自由民主国家不会或很少做出这样的要求,反而是仰赖每位公民自愿担负起保护周遭所有人自由的责任,这是不分种族、肤色、信仰、能力、性倾向或性别的。任何集体保障并非取决于血统而是共识,最终导向平等主义的结果。虽然现实的民主经常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但我仍坚信,这是最能“让不同背景的人共同生活、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统治形式之一。 这种平等不仅由权利组成,更包含自由在内。事实上,民主国家的公民所珍惜的许多权利,在法律上都是以限制的方式来保障。透过限制政府权力创造出来的自由空间,使得这些权利得以存在。举例来说,美国民众之所以拥有言论“自由”,这是因为禁止政府不得制定限制该自由的法律;而新闻“自由”则是禁止政府不得制定法律限缩该自由。同样的,宗教“自由”是禁止政府不得制定确立国教的法律;而和平集会与抗议的“自由”,是禁止政府不得制定任何

  • 说到底,你声称自己不在乎隐私,因为没有事情好隐瞒,这就像是在说,你不在乎言论自由,因为你没有意见。或是,你不在乎新闻自由,因为你不爱阅读。你不在乎宗教自由,因为你不相信神。或是,你不在乎和平集会自由,因为反社会的你天性懒散、害怕人群。以上种种自由,今日对你来说也许不重要,但这不代表明日对你不重要,或对你的邻居不重要,或是对于世界另一端的异议分子不重要。我用手机追踪这群抗议群众的动态,他们希望争取到一点点的自由,而我的国家却对于这些自由必欲除之而后快。

  • 我们不能放任自己受到这样的利用,被利用来对抗未来。我们不能允许自己的资料被用来向我们推销绝对不可以出卖的东西,例如新闻。如果袖手不管,所看到的新闻将只是我们想要的新闻,或是当权者希望全民看到的新闻,而不是必要的坦白共同对话。不能放任我们所受到的全面监控,以之来“计算”我们的公民分数,或是“预测”我们的犯罪行为;我们会受什么教育,会找到什么工作,或是能否受教育或找工作;依据金融、法律和医疗纪录来歧视我们,更别说还有族群或种族,这些都是我们的资料的构成因素。至于个人最私密的资料,我们的基因信息:如果坐视这种信息被用来辨识我们,那么它也会被用来加害我们,甚至修改我们,按照试图控制全民的科技概念,重新塑造我们的人性本质。 当然,以上种种全部都已经发生了。

28.《沃兹传:与苹果一起疯狂》

作者

  • [美]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
  • [美] 吉娜•史密斯(Gina Smith)

简介

怎么说呢。我觉着我读的每一本书都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书是我上大二的时候读的,那时候只知道苹果的创始人是乔布斯,而不知道另一位沃兹。那时候的确读了很多人的传记,像 Linus 的《只是为了好玩儿》、RMS 的《若为自由故》、互联网之子、 埃里克·斯蒂芬·雷蒙 、奔腾的代码、操作系统革命等。后来听了软件那些事儿上讲的 苹果双核之史蒂夫•沃兹 又对沃兹有了进一步的熟悉和了解。

读后感

沃兹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和他小时候的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尤其是沃兹父亲工程师的品格深深影响到了沃兹的成长。一个从小就和电子打交道的男孩。

这本书里搜索 电子 二字的结果竟然有 179 个,可想而知沃兹成长过程中与电子世界是密不可分的。

十分建议家长们读一下这本书。应该向沃兹的父亲那样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培养孩子的兴趣。使得小孩从小就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并对这份职业保佑崇高的敬仰。不要再将我们这代人的悲剧发生在下一代人身上,以至于直到上大学选专业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一点就是从现实中给孩子找到乐趣,而不是为了哄孩子就让他们耍手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沃兹还是电子前哨基金会的创始人之一

电子前线基金会,由卡普尔、约翰·吉尔摩和巴洛,正式成立于 1990 年 7 月 10 日。初始资金由卡普尔,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一个匿名人士提供

此处引用电子前哨基金会维基百科

看完这本书想到沃兹是其中之一的创始人一点都不感到意外了,关于电子前哨基金会的事迹,以后我会多写点内容。

摘抄

  • 我写这些,是想表明我爸爸对诚信特别重视。他把最高的诚信和道德水平作为人生信仰。这是他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东西,他总是告诉我,在法庭宣誓后撒谎掩饰罪行比杀人放火这样的恶行更为罪恶。这对我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我也从不撒谎。即使是再小的事情我也绝不撒谎,除非你算上恶作剧。但我认为恶作剧并不算谎言,它们是娱乐、是搞笑,尽管两者的区别有时稍显微妙,但仍有质的区别。

  • 爸爸还是我电子学的启蒙老师。噢,我能在日后的工程师生涯中取得如此多的成就,与他的耐心教导是分不开的。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甚至在我四岁前,爸爸就把我领入了电子学的世界,向我描述、解释与电子有关的种种事情。

  • 我们的世界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灰度的。作为一个发明家,你必需要用灰度的眼光来看世界。你必须思想开放,千万不要随大流。事实上,你应该忘记那些所谓的“公认准则”。你应该始终保持绝对客观,忘记你所听到的各种观点和声音,像科学家一样考察事实。当你探索时,不要太早有所偏向,不要太早下结论,否则你就会变得偏激,客观的探索也会因为寻找各种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而变味。谁想要花时间证明一个错误的观点?沉浸在自我膨胀中毫无意义也毫无价值。你并不需要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找一个借口。

  • 当时的我还太小,无从决定自己以后是不是要当一名工程师。想当工程师的念头是在几年后才萌发的。在还没接触科幻世界和发明家的故事之前,小小的我就被带入了爸爸的技术世界,已经模模糊糊地感受到了技术的重要性和魅力。这算是我后来职业选择的最初渊源吧。

  • 爸爸教给我许多重要的东西,我最想跟你分享的是在我看来他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一课——他训练我如何做一名工程师。这对我的一生影响深远,甚至比爸爸的诚信观对我的影响还深。这里说的“工程师”指的是真正的工程师,或者说是工程师中的工程师。我清楚地记得爸爸坚定地告诉我,工程师是世界上最高尚、最重要的职业,作为一名工程师,你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新的仪器,让人们活得更幸福,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他告诉我,工程师的工作能改变世界,能改变许多人的生活。

29.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作者

[美]迈克尔·桑德尔

简介

大二的时候看过公开课,而这本书正是这门公开课所讲述的内容

读后感

摘抄

  • 那些维护和反对价格欺诈的论证,都围绕着三种观念展开:使福利最大化、尊重自由和促进德性。其中的每一种观念都引向了一种不同的思考公正的方式。
    维护自由市场的基本理由基于两种主张—一种有关福利,另一种有关自由。

  • 要看一个社会是否公正,就要看它如何分配我们所看重的物品—收入与财富、义务与权利、权力与机会、公共职务与荣誉等等。一个公正的社会以正当的方式分配这些物品,它给予每个人以应得的东西。

  • 在当代政治语境中,公正意味着尊重自由和个体权利这一观念与功利主义使幸福最大化的观念,至少同样为人们所熟知。

  • 那么,我们怎么能够通过这些相互对立的关于公正和不公正、平等和不平等、个人权利和共同利益的争论,进行独立的思考呢?本书将试图解答这一问题。

  • 边沁是英国道德哲学家和法律改革者,创立了功利主义学说。其主要观点很简单,并对人具有直觉上的吸引力:道德的最高原则就是使幸福最大化,使快乐总体上超过痛苦。对边沁而言,正当的行为就是任何使功利最大化的行为。他所说的“功利”,意指任何能够产生快乐或幸福,并阻止痛苦或苦难的东西。

  • 功利主义声称能够提供一种基于衡量、合并和计算幸福的道德科学。它不加评判地衡量各种偏好,每个人的偏好都同等重要。这种不加评判的精神是其吸引力的一个主要源泉;同时,它许诺要将道德选择变成一门科学,这也影响了很多当代经济学的理论。然而,为了使各种偏好能够相加,我们有必要用同一个尺度来衡量它们。边沁的功利思想便提供了这样一种通用价值货币。

  • 为什么我们应当假设维护个人的自由和表达异议的权利会从长远上促进社会福利呢?密尔提出了几种理由:反对性的意见可能是正确的,或部分正确,因而能给正统的观点提供纠正。即使它不正确,那么使正统的观点接受一些观念的有力挑战,将会防止它变成硬性的教条和偏见。最后,一个强迫其成员接受习俗和传统的社会很可能会陷入一种荒谬的一致性,从而剥夺了自身促进社会进步的能量和活力。

  • 从长远来看,尊重个体自由会导向最大的人类幸福。允许大多数人使持异议者保持沉默或抑制自由思考者,可能会使目前的功利最大化,可是从长远来看,这会使社会变得更坏—更加缺乏快乐。

  • 我们已经考察了两种对边沁“最大幸福”原则的反驳—一种认为它没有给予人类尊严和个体权利足够的重视,另一种认为它错误地将一切具有道德重要性的事物都用单一的快乐与痛苦的尺度衡量。

  • 在本书的引言中,我区分了三种公正进路。那种功利主义的进路认为,界定公正和判断何谓正当之事的方法就在于询问什么将会使福利或社会总体幸福最大化。第二种进路将公正与自由联系起来,自由至上主义者为这一进路提供了例证。他们认为,关于收入和财富的正当分配就是任何一个在不受约束的市场中自由交换商品和服务所产生的分配。他们坚持认为,调节市场是不公正的,因为这侵犯了个体的选择自由。第三种进路认为,公正就是给予人们在道德上所应得的—以分配物品来奖励和促进德性。

  • 康德反对第一种进路(使福利最大化)和第三种进路(促进德性)。他认为,这两种进路都没有尊重人类自由。因此,康德是第二种进路—将公正与道德同自由联系起来—的强有力的倡导者。然而,他所提出的自由观念要求更为苛刻—比我们在市场上买卖东西时所行使的选择自由要更加苛刻。康德认为,我们日常所认为的市场自由或消费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它仅仅满足我们事先并没有选择的各种欲望。

  • 康德的推理如下:当我们像动物一样追求快乐或避免痛苦时,我们并不是真正自由地行动,而是作为欲望和渴求的奴隶而行动。为什么呢?因为无论何时,只要我们是在追求欲望的满足,那么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某种外在于我们的目的。我以这种方式来充饥,以那种方式来解渴。根据康德的思想,自由地行动就是自律地行动,自律地行动就是根据我给自己所立的法则而行动—而不是听从于本性或社会传统的指令。当我们评价一个行为的道德价值时,我们要评价产生这一行为的动机,而不是它产生的后果。

  • 由于人们“在幸福的经验性目的及其构成上,有着不同的观点”,因此,功利不能作为公正和权利的基础。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将权利建立在功利的基础之上,那么,就会要求这个社会来肯定或接受某一种幸福观而不接受另外一些;将整个宪法都建立在一种特定的幸福观(如大多数人的幸福观)之上,就会给其他人强加一些价值观,这就没有尊重每个人追求他自己目的的权利。“没有人能够强迫我的幸福必须与他那种关于他人福利的观念相一致,”康德写道,“因为每个人都能够以他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去追求幸福,只要他不侵犯他人也这样做的自由。”

30. 技术垄断: 文化向技术投降

作者

  • [美国]尼尔·波兹曼

简介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认为,人类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工具使用、技术统治和技术垄断三个阶段;人类文化大约也分为相应的三种类型: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和技术垄断文化。和其他学者一样,波斯曼认为,技术和人的关系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但他死死地盯着技术的阴暗面,以免技术对文化造成伤害。他认为:在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服务、从属于社会和文化;在技术统治文化阶段,技术向文化发起攻击,并试图取而代之,但难以撼动文化;在技术垄断文化阶段,技术使信息泛滥成灾,使传统世界观消失得无影无形,技术垄断就是集权主义的技术统治。《技术垄断》认为,“信息革命”经历了印刷术、电报、摄影术、广播和电脑等五个阶段。在技术垄断到来之前,信息控制机制帮助人驾驭技术,这些机制有:法庭、学校、家庭、政党、国家和宗教。到了技术垄断阶段,抵御信息泛滥的多重堤坝和闸口土崩瓦解,世界就难以驾驭、难以把握了。《技术垄断》揭示技术垄断阶段各种“软”技术的欺骗作用,挞伐所谓的社会“科学”,谴责唯科学主义,它辨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的异同,它为传统符号的耗竭扼腕痛惜,它号召人们以强烈的道德关怀和博爱之心去拼死抵抗技术垄断,并坚决反对文化向技术投降。

这本书和《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三本并成为媒介批评三部曲,总之值得读一下,尤其是那些手机控、刷抖音短视频的人 😂,虽然这几本书写于上世界八十年代之前,但尼尔·波兹曼老人家早就预言了信息流轰炸带来的种种弊病,以及技术垄断控制文化等问题。不过书中有些观点我是不赞同的,因为我是技术出身,毕竟是要靠技术吃饭的。

摘抄

  • 1982 年,波斯曼在《童年的消逝》里抨击电视文化,捍卫印刷文化,叹息电视文化抹杀成人和儿童的界限。于是人们说,他是悲观主义者。 1985 年,他在《娱乐至死》里控诉电视对读写能力的戕害,映射电视掏空了人的头脑和心灵。人们似乎更有理由说,他是悲观主义者。 1992 年,他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里高呼“狼来了”,揭示唯科学主义和信息失控的现实危险,指控技术垄断对美国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危害。你能说他主张“技术决定论”吗?

  • 在这里,波斯曼提出 4 条人文主义原则,用以指导媒介研究和传播研究:(1)媒介在多大程度上对理性思维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媒介在多大程度上对民主进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3)新媒介在多大程度上使人能够获取更多有意义的信息?(4)新媒介在多大程度上提高或有损我们的道德感、我们向善的能力?

  • 他提醒我们注意科学技术进步的副作用: 倘若铁路没有克服空间距离,我的孩子就不会离开故乡,我就不需要打电话听他说话;倘若跨洋旅行的技术没有开发,我的朋友就不会坐海船旅行,我就不需要打电报来舒缓对他是否平安的担心。婴儿死亡率的降低给我们的生儿育女强加了诸多限制,以至于在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我们生育的孩子并不比讲究卫生之前多。与此同时,这又给我们婚后的性生活造成诸多困难……最后要问,倘若生活困难,罕有欢乐;倘若生活充满苦难,以至于我们只能够把死亡当作解脱来欢迎,那么,长寿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 控制技术运行机制的人积累权力,必然要密谋防备那些无法获取专门技术知识的人。在《传播的偏向》里,伊尼斯提供了许多历史事例,说明新技术如何摧毁传统的知识垄断,造成一种新的知识垄断,即由另一群人来把持的知识垄断。换句话说,一种新技术的利弊长短不会势均力敌。仿佛是游戏,有输家也有赢家。在许多情况下,输家出于无知为赢家欢呼雀跃,现在的情况依然如此;这实在是令人困惑,让人心酸。

  • 他们的隐私更容易被强大的机构盗取。他们更容易被人追踪搜寻、被人控制,更容易受到更多的审查,他们对有关自己的决策日益感到困惑不解;他们常常沦为被人操弄的数字客体。他们在泛滥成灾的垃圾邮件里苦苦挣扎。他们容易成为广告商和政治组织猎取的对象。技术赋予谁更大的权力、更多的自由?谁的力量和自由又会被削弱?

  • 每一种工具里都嵌入了意识形态偏向,也就是它用一种方式而不是用另一种方式构建世界的倾向,或者说它给一种事物赋予更高价值的倾向;也就是放大一种感官、技能或能力,使之超过其他感官、技能或能力的倾向。

  • 学龄儿童已经习惯了电视的偏向,上学以后他们遭遇的却是印刷词语的世界。一种心理战随之发生,造成惨重的伤亡;不能或不愿学习读书写字的儿童,在简单的段落里都不会以逻辑结构组织思想的儿童,不能静下来听老师讲解的儿童,就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这些儿童之所以打败仗,并不是因为他们愚笨,而是因为他们背后正在进行的媒介之战,是因为他们站到了错误的一方,至少是暂时站错了队。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培根本人并不是科学家,至少不太像科学家。他并没有在任何一个研究领域做过任何拓荒的工作。他并未揭示任何新的自然定律,也没有提出一个新鲜的假设。他甚至对当时的科学研究并不通晓。他自认为开创了科学方法的革命性进步,并为此而感到自豪。但后人并不容许他享受这个美名。实际上,他最著名的科学实验之所以引起我们的注意,那是因为这一次实验要了他的命。在一个风雪天,他与好友威瑟尔博恩(Witherborne)博士乘马车出游,看见地上的积雪时,他就自问:冻雪能否像食盐那样保存鲜肉呢?两人决定立即实验。他们买了一只鸡,掏空内脏,把雪塞进去。可怜的培根未能等到实验的结果,因为他当即受冻病倒,很可能患了气管炎,三天以后就不幸去世。有的时候,他因此而被认为是实验科学的殉道者。😂

  • 技术统治文化解决了信息稀缺的问题,信息稀缺的不利因素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信息泛滥的危险,它却不给人警示,因为信息泛滥的弊端并不是那么明显。信息泛滥的长远结果就是信息混乱,由此产生的文化仿佛是打乱了顺序的一副牌。奇怪的是,很少人注意到自己苦恼的根源,或者说即使注意到了,他们也不承认。

  • 事实上,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尤其个人问题,很少是由信息不足引起的。然而,随着难以理解的问题增加,随着进步观念的淡出,由于意义本身成为令人生疑的对象,技术垄断论者坚定不移地相信,世界需要的是更多的信息.

  • 一切现代事物的许多特征都可以追溯到千百年之前,同理,信息充斥的源头也可以回溯千百年。有人说计算机技术开创了信息时代,在误导人的言论中,莫此为甚。早在 16 世纪初,印刷机就开创了信息时代。

  • 第一修正案的措辞设定并坚持公众的权利:公众不仅要获取信息,而且要控制信息,人民要知道如何用信息为自己谋福利。这并不是说,“建国之父”们认为,信息不可能作假、误导或离题。但是他们相信,信息和思想的市场井井有条,公民足以弄懂耳闻目睹的东西。足以用理性评判信息和思想对他们生活的用处。

  • 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垃圾,它不能回答人类面对的大多数根本问题;对平常的问题,信息也只能勉强提供解答的方向。再换一种方式说,在技术垄断盛行的环境里,信息和人的意旨之间的纽带已经被切断了;也就是说,信息杂乱无章地出现,并不指向具体的人,数量难测,速度惊人,但从理论、意义或宗旨上看却是断裂分割的。

  • 我们的目的不是减少愚昧、迷信和苦难,而是让我们自己去适应新技术的需要。当然,我们对自己说,这样的调适能够改善生活;然而那仅仅是正在消亡之中的技术统治文化的逻辑残存。我们的文化正在用信息自我消耗,而且许多人还不知道如何驾驭这个过程。我们的假设是,信息是我们的朋友,如果信息不足,文化受到的损害可能会令人扼腕,这个假设当然有一定的道理。另一方面,如果信息过剩,信息无意义,信息失去控制机制,文化也可能会吃尽苦头;可惜人们才刚刚开始明白这个道理。

  • 随着信息供应量的增加,信息控制机制就受到很大的压力。为了对付新的信息,就需要增补控制机制。但新的控制机制本身就是技术,它们又反过来增加信息的供应量。当信息的供应量无法控制时,个人的心宁神静和社会生活的宗旨就必然会普遍崩溃而失去防卫。防线崩溃之后,人们就无法寻觅经验中的意义,就失去记忆力,就难以想象合理的未来了。

  • 可以肯定,技术对医疗实践的控制,很少有医生会感到满意。许许多多的患者因为技术对医疗的控制而受到严重的伤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第一,技术在医疗实践中并不是中性的因素:医生不仅使用技术,而且被技术利用。第二,技术产生对人的强制性要求,同时还产生广泛的社会系统来贯彻其强制性要求。第三,技术重新界定医生的身份,使医生的注意力重新定向,对医生看待病人和疾病的观点进行重构。

  • 民意测验是统计学用于误测的另一种方式。正如统计学产生了一个庞大的测试产业一样,民意测验为“公共舆论”造就了庞大的产业。你也许一开始就承认,这样的调查可以说是可靠的,尤其是在问题非常受限的条件下,调查的方法可能是可靠的。比如,你准备投票选 X 还是 Y?但说一种方法可靠并不等于判断它有用。对投票倾向的了解究竟使选举过程丰富多彩了还是意义降格了?这个问题尚待解决。然而,当民意调查被用来指引公共政策时,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问题。

  • 想法。“意见”不是特定时刻呈现出来的一个事物,而是一个思考的过程,由不断获取知识以及考问、讨论和辩论形成的思维过程。一个问题可能“招引”(invite)一种想法,但也能修正并重构这个“意见”;我们最好说,人们并不是真正“抱有”(have)什么想法,而是处在“形成想法的过程中”(involved in opinioning)。把“意见”当作可以测量的事物就歪曲了这个过程;实际上,人们参与形成舆论的过程;如何参与这个过程就深入到民主社会意义的核心了。民意调查并没有向我们提供这个过程的任何信息,相反,它往往掩盖了这个过程,使我们看不见这个过程。

  • 我们掌握的事实可能就有助于认清其中的因果关系,并进而行动起来解决问题。不过,像一切技术一样,统计数字往往会失去控制,在我们的头脑里占据过多的位置,侵犯我们的话语,造成语言的浩劫。统计数字失控时,我们需要知道的东西就被埋葬在鸡毛蒜皮的信息堆里了。

  • 美国过去和将来始终在进行不断的试验,世人正以惊异的目光注视着美国。有三场试验特别重要。第一场试验发生在 18 世纪末,时人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一个国家允许最大限度的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它还能够维持相同的认同感和宗旨吗?第二场伟大的试验发生在 19 世纪中叶,那时的问题是:如果一个国家允许世界各地的移民进入,它还能够保持整合一体和全国一家的感觉吗?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三场试验是技术垄断的试验,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一个国家完全屈从于技术思想世界(technological thought-world)至高无上的地位,它还能够保存自己的历史、原创精神和人文情怀吗?

  • 抵抗美国技术垄断的斗士应该: (1)除非知道民意测验里设计的是什么问题并为何这样问,否则就不理睬民意测验; (2)不接受效率是人际关系最优先目标的思想; (3)摆脱对数字魔力的迷信,不把计算当作替代评判的充足根据,也不把精确的计算和真理画等号; (4)不让心理学或任何“社会科学”占据优先的地位,不让它们排挤常识里的语言和思想; (5)至少对所谓“进步”观念抱怀疑态度,不把信息和理解混为一谈; (6)不认为老年人无关紧要; (7)认真对待家庭忠诚和荣誉的意义,准备伸手去接触人时,期待他人也有同样的需要; (8)认真对待宗教的宏大叙事,不相信科学是产生真理的唯一体系; (9)理解神圣和世俗的差别,不会为了追求现代性而漠视传统; (10)钦慕技术独创,但不认为技术代表了人类成就的最高形式。

31. 自由与繁荣的国度

作者

  • [奥]路德维希·冯·米瑟斯

他还被誉为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院长”。他的理论也影响了之后的经济学家如弗里德里克·哈耶克、穆瑞·罗斯巴德等人。

简介

这也是我 2019 年读完的最后一本书,感谢这本书让我对自由主义思想有了认识,打破的以前对自由主义的理解。这本书篇幅不长,主要是对自由主义的理想的阐释顺带着鄙视了一下无政府主义,是研究哈耶克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

摘抄

  • 如果把他们放在生活的谎言和逻辑思维两者之间,让他们去选择的话,他们宁可牺牲逻辑。这是因为,他们如果放弃了在社会主义思想中找到的安慰,或曰离开了这种安慰,生活就会变得更加不堪忍受。社会主义思想告诉他们,导致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他们自身的过错,而在于社会。

  • 如果把他们放在生活的谎言和逻辑思维两者之间,让他们去选择的话,他们宁可牺牲逻辑。这是因为,他们如果放弃了在社会主义思想中找到的安慰,或曰离开了这种安慰,生活就会变得更加不堪忍受。社会主义思想告诉他们,导致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他们自身的过错,而在于社会。因此,社会主义思想抬高了他们低落的自我意识,并将他们从难以忍受的压抑感中解脱出来。

  • 对于照顾社会的整体利益及其意义的问题,人们存在着多方面的误解。他们认为,道德的价值就是牺牲个人利益,放弃享乐。这种看法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即道德的真正价值不是牺牲本身,而是这种牺牲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说,只有在为一个道德的目的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前提下,这种牺牲才是合乎道德的。有些人为了一件正义的事业敢于舍去自己的一切、直至财产和鲜血;而另一些人却愿作出某些不给社会带来任何好处的无谓牺牲,这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 无政府主义者认为,在一个真正为全体人民、而不是仅为特权阶层的特殊利益服务的社会里、国家、法律和政府都是不必要的多余机构。仅仅是由于目前的社会制度承认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才需要人们用强制和暴力来保护它。一旦消灭了私有制,人们就会自发地遵守社会生活的共同准则。

  • 无政府主义者不否认,在实行劳动分工的社会里人们共同生活的每种形态都必须遵守某种规则,这些规则要求人们不得不作出某种尽管是暂时的,但毕竟是一种眼前利益的牺牲。但无政府主义者错就错在他们认为所有的人都会毫无例外地、自觉地遵守这个规则。

  • 自由主义不是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这两者之间毫无关系。自由主义的观点十分鲜明,这就是,没有强制措施,社会就会面临危险;为了保障人们的和平与合作,必须制定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必须保留暴力和威慑手段,只有这样才不致于使任何人破坏社会秩序。人们必须拥有足够的力量,迫使那些无视他人的生命、健康、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的人遵守社会生活的共同准则,必要时必须使用暴力。

  • 自由主义关于国家职能的主张是它赞成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这一根本性主张的延伸。如果我们赞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那么,我们当然不同意将它改变成公有制的形式。也就是说,政府不应当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基于这一立场,自由主义者关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要求,明确无误地界定了政府的职能范围。

  • 在德国人民中享有崇高声誉的作家、学者或艺术家,他们在其家乡得到的敬重和礼遇仅相当于政府的官僚等级制度中一位级别不高的官吏。那些在机关的写字间听差打杂的官吏被如此高估,实在是没有什么明智的理由。这种现象是以往诸侯统治时期遗传下来的后遗症,或者也可以说是遗传学中所说的一种隔代返祖现象。在那个时代里,公民畏惧公侯君主和他们的仆人,因为他们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被这些人洗劫一空。从这个意义上看,没有什么东西比把这些官吏们从写字间里轰出来,改变他们打发案卷、消磨时光的生活,把他们送到机器制造厂的绘图室去干活更美好、更高贵、更光荣了。税务官的职业不应当比那些直接创造财富、并向政府纳税、供其花费的人更高贵。

  • 民主的社会功能。民主是一种国家的宪法形式,即它可以保证在不使用暴力的前提之下使政府符合被统治者的意愿。假如一个按照民主的原则组成的政府不遵照大多数人的意愿执政,人们不用打内战就可以将它推翻,并将那些受到大多数人拥护的人推到政府的执政地位。民主的国家体制中的选举机构和议会就专司此职,它们使政府的更迭得以平稳、无磨擦、不用武力以及不流血地加以完成。

  • 人民是单个公民集合而成的整体,每个公民就其个体而言,其聪明才智和品德高尚与否尚且参差不齐,那么,由这些参差不齐的个体组成的整体势必是有差异的。

  • 毋庸讳言,现实生活中,那些背离自由主义的民主原则,依靠欺骗和诱惑上台掌权的现象是有的,而且为数不少。此外,还有一些聪明睿智的人,当发现自己的人民或全世界人民在通往毁灭的道路上徘徊,而他们此时又没有力量说服人们接受其正确的思想,而允许他们采用的方法又不足以解决问题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采取断然措施、拯救全体人民非我莫属的念头。此时此刻,强人政治、暴力统治以及少数派掌权的独裁主张就会冒头,而且可以立即找到其支持者。但自由主义认为,暴力从来就不是解决危机问题的手段。

  • 社会主义经济的领导者缺少一个为市场提供一切经济活动的市场价格的标准尺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标准尺度的形成过程是,在市场上对所有的商品和劳务进行交换,由此确定每种商品的交换比例,并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以财产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中,人们可以将所有经济活动的结果用核算的方式加以控制。通过会计核算和利润核算的方法,审核每一种经济活动利润。事实表明,对大部分国营企业进行的利润核算都不能采用同私营企业的利润核算相同的方法进行。

    类似的核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则不可能进行,因为它不可能将所涉及的各种不同的商品和劳务的质量和数量简化成一个统一的衡量尺度。社会主义制度对经济生活中通常或每天遇到的问题束手无策,因为它不具备计算、核算的手段和能力。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考验。仅就物质福利和人们的富裕程度而言,它使得今天的地球能够养活比资本主义早期多得多的人口。这种制度需要社会主义制度所不理解的货币核算。鼓吹社会主义的作家们的一切努力,即,人们如何在没有货币核算和价格核算的情况下也能生活的论调,证明都是徒劳的。他们在这一方面的一切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

  • 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机器的任务只有一个,这就是保护人身安全和健康;保护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抵御任何暴力侵犯和侵略。一切超出这一职能范围的政府行为都是罪恶。一个不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去侵犯生命、健康,侵犯自由和私有财产的政府,必然是一个很坏的政府。

  • 自由主义不是宗教,不是世界观,也不是代表特殊利益的党派。它不是宗教,因为它既不要求信仰,也不要求牺牲,因为它的周围没有任何神秘主义的东西,还因为它没有什么教义;它不是世界观,因为它不想解释宇宙,因为它什么也没有对我们说,也不想说关于人的存在的意义和目的这种事情;它不是一种利益党派,因为它没有向任何个人和团体许诺某种特殊好处,它不想,也没有去营造这种好处。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它是意识形态,是关于社会上各种事物内在联系的学说,同时又是关于如何将这种学说应用到人在社会事务中的行为上面的学问。它不允诺任何超出社会和通过社会力所能及的东西。它只想给人们一样东西,和平地、不受干扰地提高所有人们的物质富裕程度,从而——只要社会机构有这个力量——使他们远离苦难的外在根源。减少痛苦,增加欢乐,这就是它的目标。

    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政党曾相信过,可以不用打动人们的意识感情来维护自己的事业。华丽的辞藻、音乐和歌声响起来了,旗帜飘荡起来了,鲜花和色彩构成了某种象征,这是领袖们在寻求人们对他们个人的顺从。自由主义不跟着做这种事情。它没有党的鲜花,没有党的色彩,没有党歌,没有党的偶像,没有标志,没有口号。它只有事业和论据,而它们必定把它引向胜利。

    自由主义是一种比较博大的观念,它表示一种囊括全部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而民主只表示一种仅仅包括社会关系一部分领域——国家政体——的意识形态。为什么自由主义必定要在国家中要求民主,本书在第一部分己经对此作了说明。为什么所有反自由主义的流派,也包括社会主义在内,都必然是反民主的,要说明这一点,则是详细研究这些流派本质的人们的任务。对社会主义,我在我的书中试图用“公有制经济”解释之。

  • 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归纳为三条教义: (1) 只要社会主义还没有出现,人类就会分裂为彼此间利益不可调和地相互对立的社会阶级。 (2) 人的思维总是要受其阶级关系所支配。人的思想反映其所属阶级的特殊利益,并与所有其他各阶级成员的利益处于不可调和的对立之中。[1] (3) 阶级利益的冲突导致了无情的阶级斗争,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最广大的、最受虐待的阶级,即无产阶级的胜利。于是,光明的社会主义时代就将永久存在下去。

    还有更多的事实,都证明了马克思所取得的所有科学成就均属无用。但即使人们都这么说,依然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那就是这个一贫如洗的作家,尽管其名字不为其同时代的大多数国务活动家和政治理论家们所知,但其思想却要比任何一种哲学更为深远地影响了历史进程或者世界事务长达七八十年之久。

  • 我们人类由于自身存在着各种弱点和谬误,所以不可能知道,通过某个超人类智慧生物的角度来看,我们俗世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但我们能够观察到这样的事实,所有非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众都心照不宣地承认了资本主义方式在推销其产品方面的优越性。

  • 有关资本主义体系的成就,以及所有社会主义和半社会主义实验的失败,还有很多东西可说。然而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所作的根本性的批评,那就是,社会主义不可能创立任何一种经济学的核算体系,因而在满足人类的需要方面也就缺少衡量这种满意度多寡的任何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受到多数人拥护的社会主义体系并没有什么长处。社会主义尚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从他们自己的观点来看,也就是从社会主义生产管理者的观点以及其人民的观点来看,社会主义尚无法对社会需求的数量关系进行核算。到目前为止,这种计算能力的缺失还没有给共产主义国家的统治者带来麻烦,因为他们依然可以利用建立在资本主义国家市场机制之上的价格理论。

    然而,我们指出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那个无可补救的痼疾却依然确凿地存在,也就是说,在一个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中,任何形式的经济计算都是绝对不可能的。对任何企业和商号的集体管理都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财务上的失效和服务提供上的贫乏。对经济事务的官僚化管理,其效率低下早已有目共睹。而将工业上的集体管理原则加以无限制扩张的思想甚至让那些心胸最为偏狭的社会主义政治家们也会感到不寒而栗。

  • 自由主义主张消除一切等级特权,等级社会必须让位于一个全新的社会秩序。在这个新的社会里,只能有平等的国家公民。不但要取消某一个等级的特权地位,而且要消除一切特权等级的存在。自由主义要废除一切等级的樊篱,把人们从他们所属的狭隘的等级制度中解放出来。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只有在按照自由的基本原则而建立的国家制度中,每个人才有希望成为国家政治建筑的直接参与者,只有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个人才能选择和决定他的政治目标和理想。

  • 阶级斗争的学说是针对自由主义关于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所有社会阶层的利益联合起来的学说而提出的,这两种学说尖锐对立。自由主义主张消除等级差别,取消特权,建立一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社会,实现了这些目标之后,就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止所有社会阶层之间的和平与合作了,这是因为,人们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也正确地认清了他们的利益之所在。

  • 因此,它们建立了政党机构,力图把每个人都牢牢地束缚在党内,不允许他们有任何脱离该党的想法。这种刻板的制度已在德国和奥地利建立起来,在东欧的一些国家里,这种制度正在形成之中。在上述所有的国家里,个人再也不是国家的公民了,而首先是党员。甚至连少年儿童都被置于党的监护之下。体育运动和社会交际活动也由政党来主办,并且直接为党的政治服务。

    建立政党自己的军队,是政党组织形式的极端。党的军事组织是按照国家正规军的模式组建的,它们拥有作战动员计划和作战计划,手中掌握着武器并随时准备开战。它们高奏军乐,高举战旗带着队伍招摇过市,向世人宣告着一个没完没了的混乱和战争时代的到来。

  • 启蒙运动哲学认为其最值得珍视的成就就是宽容原则,自由主义主张,一个人持什么样的宗教和哲学观点,政府无权干涉。他们同样急切地要求赋予每个人选择的权利,可以自由地选择如何将自己融入社会协作体系的方式。古典自由主义时代伟大的理想就是自由权,就是每个人为自己的生活制定计划的自由权。而今天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们所渴望和争取的则是市场经济“计划”的代用品。按照他们使用这个词的方式,“计划”的意思是指:由他人所制定的计划将规定我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我要过的生活就如同寄宿学校的学生,军队中的士兵,牢房中的囚犯一样。我观看、听闻、阅读和学习的,都是我的上级认为适合于我的。我将成为一架庞大机器中的一个齿轮,其转动的方向得由当权者来定。只有一种哲学,一种思想体系,一种准宗教可供人们自由地信仰和传播。任何背离这种教条主义信条的行为都会带来灭顶之灾。

32. 苏联的最后一天

12 月 25 日,对于西方世界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是圣诞节,同时也是苏联解体值得共同欢庆得日子。从波罗的海民独立、柏林墙倒塌、东欧剧变、匈牙利十月革命、切尔诺贝利事故等等。都是一步一步昭示着社会主义本悲惨的结局。

提到苏联不得不想起了几位从苏联时期逃亡移民到美国的比较牛逼的人物:

  • 现代计算机体系架构奠基人 约翰·冯·诺伊曼,出生于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后来移民到美国。
  • 查尔斯·西蒙尼:微软 Office 中 word 的创始人,领导着微软 office 部门一路突飞猛进、匈牙利命名法提出者,也是从匈牙利逃亡移民到美国。他的父母为了帮助他逃离苏联时期统治下的匈牙利被送进了监狱。
  • Google 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出生于苏联,在他老爸的带领下逃亡移民到美国。
  • Intel 的 CEO 安迪·葛洛夫:曾经也是个勇武派,参加过匈牙利的十月事件,和平示威的时候被打断了胳膊。
  • 安迪·格鲁夫于 1936 年出生于匈牙利,和大多数牛人一样,他也是犹太人。在他 20 岁的时候,也就是 1956 年,正值热血青年的他,他参于了一场学生请愿,这个事件很著名,在历史上称之为匈牙利十月事件。简单来说就是这些学生以及数十万匈牙利人发起了对政府的抗议,主要是抗议苏联为首的派别,和大部分列宁党的反应一样,政府用子弹回应了这十万匈牙利人,数千人死在了苏联军队的枪口下。匈牙利当局把这次事件定义为严重的反革命事件,随后的日子里,又抓了数千人蹲监狱。当天参加流行的人又是害怕又是绝望,在接下来超过 20 万匈牙利人偷偷超过边境,到达了周围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奥地利,这其中就有 20 岁的青年安迪·格鲁夫,他在游行时被苏联和匈牙利当局士兵殴打,在逃亡奥地利的时候,胳膊还处于骨折未愈的状态。毕竟伤筋动骨 100 天,他这个才几天,跑得慢了就进监狱了。
    在奥地利当了快一年难民之后,他辗转来到了美国纽约,因为他是难民,还不会说英语,美国政府就给他免费学语言,还提供免费的食物给他吃,他学习很快就成了当时最好的之一,考到了纽约市学院(City College of New York),专业是化学。后来又考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博士,专业还是化学。我之所以强调他的化学专业,是因为他 NB 的起点就是他的化学专业。
    此处引用 223. Intel 公司的诞生(1)

  • PayPal 创始人质疑的马克斯·列夫琴:乌克兰人,全家到美国去旅游,刚到美国之后苏联就解体了,在美国沦为了难民
  • 尤金·维格纳:诺奖得主、量子力学的重要奠基人,也是匈牙利人
  • 西奥多·冯·卡门: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理论专家、钱学森的老师,也是从匈牙利逃亡移民到美国的。
  • 乔治·伽莫夫:顶级的物理学家,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创立者

作者

  • [爱]康纳·奥克勒里

简介

爱尔兰记者奥克莱里是苏联解体的见证者,在本书中,他以 1991 年 12 月 25 日这一天为框架,围绕着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斗争,将苏联最后六年的政治混乱、经济衰败、人心向背,用细致可靠的描写,表现得清晰而传神。

苏联陷入泥潭难以自拔,整个国家的命运和走向,最集中地体现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两个人身上。每个人都看着他们,“就像狼群等着最强壮的两头狼对峙”,看谁会成为领导者。卑微不是戈尔巴乔夫的脾性,宽宏大量也不是叶利钦的风格。两人从最初的联手合作,到后来的冲突不断,终于变得势同水火,各不相让。最终,戈尔巴乔夫不能很好地判断他的人民,在自我认识上更加糟糕,而叶利钦则在动物般的直觉下,听到了远处历史车轮的轰隆声。

摘抄

  • 这是人类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是千年俄罗斯和苏维埃帝国的终结,也是俄罗斯民族和国家复兴的开端。这一天的到来让美国的保守派提前庆祝哲学家弗朗西斯·福山的预言:苏联的分裂标志着“历史的终结”,而西方自由民主制将作为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得到普及。

  • 在 1991 年 12 月 25 日,能够与 1918 年奥匈帝国覆灭或 1923 年土耳其帝国垮台相提并论的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却没有国外战争或流血革命作为催化剂。共产主义南斯拉夫在烈火中分崩离析,而苏联却在全世界难以置信的目光中几乎无波无澜地解体了。强大的苏维埃军队毫不抵抗就将一个由众多附属共和国组成的帝国拱手让出。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直到 1991 年初,都没有政治家或学者推测出即将在此年年末发生的历史剧变的规模和波及范围。

  • 这一天是一个警醒,提醒他们曾经强大的超级大国的失势被美国当做冷战的胜利来庆祝,而不是当做人们和平推翻一个政权体系从而采纳民主制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胜利来庆祝。前苏联总统参谋长亚历山大·里昂提耶夫在不久后这样描述:“美国人在苏联的葬礼上喝得太多了,以致现在还醒不过来。”

  • 但是,成千上万的政治犯在拘留营里日渐憔悴,这是斯大林时期的遗留问题。那时候,没有独立的媒体,没有集会的权利,不能自由移民,没有民主政治,宗教自由受限,并且完全不能容忍大众对高层官员的批判。腐败和酗酒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法院听命于党,警察和克勃格可以逮捕任何人而不需要承担法律赔偿。秘密警察杜绝一切未授权的活动,不论是艺术展还是学生讨论组。外国书籍、杂志和电影如带有未经批准的内容将会被取缔。

  • 社会需要一些改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个国家在自由度和生活水平方面被资本主义世界抛在了后面。新一代俄罗斯人变得对审查制度和旅游限制不满。这也是他们转向高层官员中最年轻也最有精力的同志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原因。

  • 叶利钦喜欢给达到他高标准的官员送手表以资鼓励。他从手腕上脱下自己的手表送给能够取悦他的人,几分钟后,又从口袋里拿出一块一模一样的手表送给另一个人。有一次,他让他的助手把他的日本精工手表脱下来送给一名建筑工人。他的保镖科尔扎科夫已经学会总是在口袋里揣上备用的手表了。😂 我去苏联版大表哥 🤣

  • 铁幕”的唯一目的就是防止苏联公民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因为这可能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 萨哈罗夫在沃斯特里亚科夫公墓入殓前,超过十万群众参加了在一个泥泞的停车场举行的葬礼集会,集会上最主要的呼声是要求结束苏联共产党的一党专政。驶过的一辆火车上,乘客打开窗户,一边喊叫一边挥手以资鼓励。群众的态度变得更加蔑视权威。对一个依靠控制麻木群众来掌握政权的政党来说,这样的表现是不利的。

  • 戈尔巴乔夫坚持改革进程,他鼓励苏联十五个共和国进行各自的民主选举,选取对民众更加负责任的领导人。每个共和国都已经有了自己的议会,但是,投票的结果往往是由共产党领导人安排好的,立法机关也没有多少立法权。

漫画

1.《流浪神差》

作者

  • [日]安达渡嘉

简介

流浪神差又名野良神,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入宅作。虽然我高中的时候也追过火影,但那时候并不是对二次元有多大的兴趣。那时候还是为火影的热血所吸引吧。高中的时候只知道死读书,没有时间和经历看喜欢的的动画和漫画。而大一的时候,有的是充裕的时间,包括整个大学期间也看了将近 300 部动漫作品。想要知道我看过那些的可以去看看我的番组计划 木子的番组计划 。大一的时候看完的动画第一季和第二季,眼看着四年过去了,真希望这部作品能接着出第三季和第四季。今年十一月份的时候看的漫画,作者是两位妹子,前两年的时候因为身体原因停更了,去年的时候又开始连载了。

2.《终将成为你》

作者

  • [日]仲谷鳩

简介

去年的时候看完的动画,今年每个月都等着更新看完了漫画,直到十月份才完结。是一部不错滴百合漫画,嘻嘻,我比较喜欢百合 😂,单纯的女生之间超越友情的那份爱。我尊重理解并支持同性恋群体们 ❤。

3.《 Happy Sugar Life ~ 幸福甜蜜生活 ~》

作者

  • [日]鍵空 とみやき

简介

下班后回来躺床上花了三个小时一口气看完的动画,之后又在 Kindle Oasis 上看完了漫画。十一月三十号下午买的二手 Kindle Oasis 2,最大的动因就是在 Kindle Paperwhite 3 上已经无法满足我看漫画的需求了 😂

4.《 citrus 柑橘味香氣 》

作者

  • サブロウタ

简介

其他

2020 年阅读计划

目标

  • 读懂 弗里德利希·奥古斯特·哈耶克汉娜·阿伦特

阅读计划

  • 《开放社会与敌人》 第二遍
  • 《通往奴役之路》第三遍
  • 《极权主义的起源》第二遍
  •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 《法律、立法与自由》
  • 《自由宪章》
  • 《致命的自负》
  • 《自由秩序原理》
  • 《科学的反革命》
  •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 《资本主义与自由》
  • 《轴心时代》
  • 《自由与繁荣的过度》
  • 《重申自由主义》
  • 《秩序自由主义》
  • 《宪政经济学》
  • 《知识、自由与秩序》
  • 《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
  •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其中读第二遍或者第三遍的图书准备写几篇博客

关于书籍

上面的书大部分 kindle 上有,因为我是 Kindle Unlimited 的会员,所以能免费借阅上面的书。有 kindle 的小伙伴推荐去订阅亚马逊的这个 Kindle Unlimited 会员,一年价格才 98 块人民币,超值啊 😂 支持一下正版嘛。

但有些书不得不看盗版,没办法,因为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国家并没有出版自由和新闻自由,我也很无奈。

另外你会发现,我读过的书绝大多数都是外国作者写的,而且他们绝大多数也都是学术界很有名的经济学家,甚至有些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我觉着这些获得诺奖的经济学家,他们或许都亲身目睹了共产主义运动在欧洲所带来的杀戮,见证了苏联的崛起和陨落,这些经历也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共产主义的邪恶。启迪当下,他们的思想值得我们深读和研究。不像某些只会唱赞歌的人,比如胡某进的《 X 领导的强大体制对 XX 意味着什么 》,写的书里面装的都是一堆屎,一看到书名就想吐的那种。读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思辨,是为了思考,而不是教会我们如何唱赞歌。

结束语

读书是为了什么?

我不会告诉你读书是快乐的,读书能带给你勇气之类的鸡汤话。而且我也讨厌这种觉着多读几本书就高人一等、读书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这类的自豪感。我并不觉着读书多么快乐,因为我很少抱有这种非理性的期望。读书的过程需要你集中注意力和思考,而思考是费力的,读书的过程远不如你看场电影那么舒服。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